深圳湾文化广场项目进入主体结构全面封顶阶段,预计2025年全面建成交付。
该项目位于南山区后海中心区,用地面积约5.08万平方米,总建筑面积约18.8万平方米,由深圳创意设计馆和深圳科技生活馆组成,是深圳市新时代重大文化设施。
实景图 / 图源:中建科工
实景图 /
图
源:
深圳特区报
项目由马岩松带领的MAD建筑事务所设计。在崭新、充满活力的现代化城市和安静、古老的海洋之间,
实景图
实景图
设计理念
MAD的方案将较大体量的标准展览空间、公共教育场地、图书馆、接待大堂、咖啡厅、配套商业等功能放置在首层并覆土,屋顶形成绿地与城市直接连接,构成这个区域面积最大的公园。顺应建筑的曲线,屋顶坡度自然发展,柔和回落大地,接壤之处被设计成数个下沉庭院,高低相合,延绵不断。
© Prolo
og
© Proloog
构成“立体市民公园”的屋顶绿地和下沉庭院,除了作为24小时的公共开放空间,还具有演出场地、市集、户外展览等功能。
© SAN
© MAD
广场中央的水池,可以作为剧场,容纳万人活动;景观中预留出多处平台,提供公共艺术展览、市集、艺术节、音乐节等户外活动场地;公园将城市的中轴线延续到海边,行人步道、自行车道蜿蜒穿梭在建筑和草坪之间,为市民提供海滨休闲场地。
© MIR
© SAN
© Proloog
© SAN
“深圳湾文化广场”试图在城市和海湾之间创造出一种熟悉又陌生的“时空错位”,如同大地艺术,让每个人都可以参与其中,远离城市现实。把想象力带进城市,让进入这个环境和氛围的人们都能建立对时间和空间的感知。
© SAN
它将如何建造而成?
奥雅纳为这座艺术景观综合体提供结构方案设计和咨询服务,让“远古对话未来”这一设计理念完美呈现。
©MAD建筑事务所
该目创造了中国当前清水混凝土曲面薄壳建筑体量之最。作为一个以受压为主的曲面结构,混凝土薄壳因其力与形的完美结合,利用混凝土受压作用更有效的优势,形成有效的结构体系,曾在上世纪五六十年代风靡全球。为实现建筑师MAD对于该项目设计理念的坚持,即艺术与科技天然融合,项目团队经过一系列对当前施工技术的严苛甄别及审查,采用了清水混凝土壳状结构方案。因清水混凝土无须额外的面层装饰,从而能一定程度地降低建筑能耗。
©MAD建筑事务所
现代化数字工具成就建筑美学
奥雅纳运用一系列数字工具使这一复杂异形结构的概念设计得以实现。
当今很多FEA软件能够通过找形分析来解决常规壳形结构在静力平衡状态下的优化拓扑结构。但是,针对本项目这一不规则复杂形态特点,为了最大程度地保持建筑的美学形状,奥雅纳应用了基于数值迭代算法(即响应曲面设计方法)的优化拓扑方法,应用最极限的重力载荷工况优化壳体的结构尺寸。
©奥雅纳
随着现代找形分析的应用,使用节点坐标作为变量“找到合适的建筑和结构形状”成为一种可行的解决方案。为实现建筑师的设计意图,同时提高施工的可行性,团队通过ARSM方法获得更合理的拱肋尺寸,同时通过GRSM方法得到更精确的形状方案,得以最大程度地减少结构低效和混凝土材料拉力的不利影响。
©奥雅纳
此外,借助奥雅纳数字研发团队开发的数字工具Ovabacus及FEA软件GSA,设计团队成功地在3周内成功制作出整个三维有限元模型,其中包含约140,000个有限元单元形成的全曲面结构。同时,在Rhino 3D平台中形成了这个无几何逻辑的自由曲面形成的空间结构的所有框架,这一新型工作方式超越了传统的设计流程,实现与建筑师的设计中的有效沟通。
©奥雅纳
由于项目主要空间由清水混凝土建造,木模板被用来保护清水混凝土表面,因此木模板的数字化建造或将成为不规则壳体形状建筑的探究方向,以加快施工速度并同时保持施工质量。
©MAD建筑事务所
通过呈现深圳湾文化广场这一极具挑战性的项目,数字技术和优化工具彰显了其强大功能,使得不规则形状壳体结构的设计和建造成为可能。
项目信息
建筑师:MAD建筑事务所
项目名称:深圳湾文化广场(深圳创意设计馆和深圳科学生活馆)
地址:深圳,中国
基地面积:约5.1万平方米
总建筑面积:18.2万平方米
主持合伙人:马岩松,党群,早野洋介
主持副合伙人:李健,Tiffany Dahlen
设计团队:李存浩,张超,Neeraj Mahajan,孙守泉 , 张耀辉,黄锦坤,Maria Corella,Kenji Hada,Lim Zi Han,俞琳,严然,Chen Yi-en,刘海伦,Pittayapa Suriyapee,雷开云,Alessandro Fisalli,Edgar Navarrete S.,Haruka Tomoeda,陆子豪
工程支持建筑师:华东建筑设计研究总院
结构顾问:奥雅纳工程咨询(上海)有限公司深圳分公司
幕墙顾问:阿法建筑设计咨询(上海)有限公司
室内精装:上海现代建筑装饰环境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灯光设计:北京宁之境照明设计有限责任公司
标识设计:原研哉(北京大思广告有限公司)
声学设计:广东启源建筑工程设计院有限公司
交通咨询:派盟交通咨询(上海)有限公司
交通评估:中国城市发展院有限公司
模型拍摄:郭璇
{{item.text_orig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