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空间·向阳而生”项目启动以来,朝阳区责任规划师、街道、社区和热心居民积极响应,经公众参与研究16处小微空间设计方案现已形成,向着“政府引领、责师带头、居民共建、社会参与、公益支持”的微空间更新实践又进了一步,下面让我们看看十八里店乡葵花籽精彩的工作成果——
设计一个特别的邻里广场
十八里店乡老君堂村广场提升计划
场地介绍
项目位于朝阳区十八里店乡,十八里店乡作为北京疏解腾退和北京环廊绿化带的重点区域,为北京整体疏解做出突出贡献。
十八里店乡从二环跨度到五环,尺度大,人员结构复杂,项目所在地位于老君堂村新村,做为长期保留村,为做好腾笼换鸟重新找到新的增长点,老君堂村做为北京
美丽乡村
的重点项目。
作
为
城乡结合部
及美丽乡村建设的尝试中极具代表性。基地位于老君堂新村,
原为拆违腾退的空地
,
作
为新村的活动场地。新村居民自搬迁上楼后,都以租房经济为生,原住民与务工人员的混生,老村民与新村民的共居,
各种新老需求与矛盾的交织,让这一切变得极具复杂性与挑战性。
在乡政府的大力支持下,葵花籽团队清华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和设计团队观町创新研究所,决定将这个广场作为这场持久的城乡结合部城市功能提升计划的开端,做好长期社会研究的准备,不求一次解决问题,而是借这个改造活动,作为听到更多基层百姓声音的信号弹。
初次进村,就被狭窄的村道吸引产生探秘的好奇心
村中随处可见一般社
区少有的生活气息
走到项目广场附近,被这样发人深思的话吸引
老君堂村西广场全貌
葵花籽 —— 团队介绍
责任规划师团队
清华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 弋念祖 董奇 及团队
设计团队
观町创新研究所 石英喆 及团队
本次改造项目依托于清华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责任规划师董奇,弋念祖团队及观町创新研究所石英喆团队,东京大学先端科技研究中心小泉秀树团队丰富的学术及实践背景。十八里店乡政府、老君堂村委会、老君堂村民(原住民,外来人口,周边住户,村民代表,意见领袖)自下而上,共商共治、共享共建,共同完成本次微改造。
全民协同设计+田野调查
观赏植物命运多舛
完全没有休闲构筑
成了村里车辆的“晒车广场”
测量证实了“家门口的广场”不是虚言
阳光测算,更让设计师感到这里
公共空间的宝贵
周边村民的意见和需求,是这次设计的重中之重
多次观察,让团队越来越清晰这里最需要的东西!
设计师将问题聚焦在一老一小的需求设计上,一方面要解决老人的休息晒太阳和健步,另一方面要考虑小朋友活动的设计。
其实在现场调查的过程中,更重要的是葵花籽团队,设计团队和村民多次的宝贵交流!
为了从不同角度收集建议,我们使劲浑身解数,组织了参与式讨论会,现场建议会,现场走访单独交流,带着设计方案的共商工作坊多次碰撞。
葵花海 —— 协同参与
第一次村民会,乡长亲自陪同到村里一起讨论和了解了村民的想法。
这一次,发白菜活动引爆了全村儿的热情,1个小时我们就完成了90份问卷调查,后来的村民我们只能口头采访了。
我们专程找了一个温暖的下午,在现场走访了广场周边的各类人群,有挨着广场的老村民,也有住在旁边的租户,和附近过来晒太阳的市民。
经过了多次的考察和访谈,责任规划师团队和设计师团队又一次带着多样化的方案,用“真刀真枪”测试了村民的喜好,尤其是周边住户的反响,
决定选择村民最喜欢的设计方向往下完成设计方案!
这次会上,发现所有村民最集中拍手叫好的设计,是希望有一个
带刷卡充电桩的车棚,
可以停放电动车和自行车,解决家里充电危险和不便的问题!
改造思路
首要考虑保护周边住户的私密性界面和安静需求;适度增加市民休闲设施;提升老人健步健身晒太阳的环境;适度提升儿童活动需求;满足广大群众对停车充电的需求。
葵花宝典 —— 设计方案
设计全景鸟瞰
波浪墙
南侧住宅跟广场最近,设计了一面波浪墙,能起到公共区域和私人区域的隐私区划,这面墙的巧思是半镂空的状态,避免过于堵死的状态影响广场的开放性,并且砖的侧面涂装成绿色,随着行人走动,看到的绿色面积是波动的状态。
波浪的部分将一部分空间划分到了住户这边,设计了
DIY的花池
,计划由相邻的对门住户享有这个花池的处置权,可以种花种菜,但弧形墙有可以穿行的门洞,大家都可以观赏到这些花草。
这面波浪墙还有一个作用是
儿童友好
,设计师认为儿童的天性是跑来跑去,钻来钻去的捉迷藏,这面简单的墙就可以激发孩子的快乐天性。墙上的门洞有些是专为孩子设计的高度,让孩子的行动路线又成为一个波浪的轨迹。
绿环竹林
波浪墙形成的曲廊一角,以拟竹林的生态设计了一组绿色钢管构成的小景观,可赏可穿梭玩耍,亦可休闲高低成座位。
充电车棚
安放车辆,并且能够充电,是村民最大的心愿,当然要满足啦!在波浪墙转过去的一面,专门设置了一个区域作为车辆停放和充电,还原广场一个休闲环境。左侧的电线杆区域用景观花池和围栏做了美化处理。
休闲座椅
跟车棚共用廊架的水磨石耐久座椅
广场另一侧设计了两组三人座位
广场仅此两个座位区域,考虑广场本身不大,离居民住宅很近,更趋向邻里广场的尺度,故控制休闲构筑的数量,并尽量放置在阳面晒的到太阳的位置,一组在西侧上午阳光好,另一组在东侧下午夕阳正好。
一老一小的健身设计
老年健身步道
环广场设计了用透水彩色混凝土的健步廊道,特别在阳面设计了直线的,并且有通长护栏的区域,适合腿脚不好的老人使用,特别的是做了一高一低的护栏,一是避免老人健步是小孩飞奔做遮挡,另外很小的学步的小朋友也可以扶着学走路。另外还有第三种功能,两层护栏的位置关系正好可容人座靠,形成短时间休闲的座位。
儿童健步坡道
广场东侧用这个坡道的构筑做了广场的边界,其实也是小朋友最喜欢的爬坡学步道设计。
广场分层爆炸图
改造后的老君堂村广场
葵花田——实施计划
可实施性
老君堂村西广场原本即村广场,产权明确功能明确,并得到十八里店乡政府的大力支持,希望籍由本次社区改造,成为美丽乡村行动的一个好的起点,开启改善村容村貌,村文化,村民生活质量的良好开端。
本次设计本着实用精神,选用设计材料多为乡土气息浓厚,坚固耐用低成本的方式,绿植景观也多为沿用原有月季,新增采用共商认领方式。
维护与管理
本广场设计维护成本低,多为耐用及半永久设计。
在参与式共商共治会议中,和问卷调查中,得到村民愿意共同管理和维护的高度热情,在广场的使用时间上,通过周边住户的监督以及灯光到点熄灯控制使用时长。
在绿化种植、停车秩序管理、设施监督维护、环境卫生保护等环节纳入居民参与过程。
主办单位
中社社会工作发展基金会社区培育基金
北京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委员会朝阳分局
北京市朝阳区民政局
北京市朝阳区农业农村局
北京工业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
支持单位
北京城市规划学会
北京市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
本文撰稿:观町创新研究所
给你喜欢的微空间投一票!
{{item.text_orig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