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圈”的主题街区
年少写作文时,涉及上海最常用的形容词是“日新月异”。但当时并无特别感受.只是觉得身边不断建起新的高楼。广播里越江大桥、隧道通车的消息越来越频繁。时隔20多年….曾经儿时的印记,似乎只有脑海中的模糊影像,忽觉时光悠悠…
“场景”让人不出戏的主题街区
上海北外滩来福士-里弄位于北外滩来福士负二层,定制了“重逢·记忆中的90年代上海”的主题场景街区,重现90年代上海热闹的弄堂文化,比如80、90年代虹口申花队、东亚运动会等,整个装修设计全部采用旧改、拆迁老物件,街区用文化、场景等元素为消费者带来不一样的体验,回归市井烟火气息,唤醒消费者的城市生活记忆。由此,空间设计上的沉浸化、体验化、互动化是实现年轻一代圈层文化的“出圈”,消费人群也顺其自然成为场景中的互动参与者。
▼空间概览,overall view of the space ©黎伟
用“记忆”串联多元客群
如何让不同的消费者产生惊喜感、共鸣及新鲜感,在设计之初,设计师便希望运用记忆感,专注打造情感和回忆,串联多元客群的不同心理需求。以场景作为基石,将记忆中的场景与餐饮业态融合在一起,消费者不仅可以在餐厅内享用美食,也可以在此拍照、与空间中不同道具产生互动,每个餐厅的场景都不同,让人有身临其境,穿越之感。通过场景,唤醒记忆,让每个人找到自己内心的回忆。并且在提升餐饮业态的差异性的情况下,让消费者在每天习以为常的生活中,用最短的时间成本下,体验到惊喜感与差异性。
▼街区入口
entrance ©黎伟
▼记忆中的场景与餐饮业态融合
integration of scenes in memory and catering formats ©黎伟
▼多样的餐厅场景
diverse restaurant scenes ©黎伟
“关系”的协调者
项目建筑平面整体为转折形态,连接商场地下两个出入口,考虑到商场大部分人群会集中到中庭交通枢纽区域,我们在设计之初,便将平面分割成前街(轻餐)和后街(重餐)两个区域。前街连接主入口,在平面规划中,特意将提篮桥美食、上海老字号、特色小吃为主的业态安排在此区域,让消费中从中庭商场进入主题街区之后,便感受到人来人往热闹氛围。进入前街后,我们设计了不同形式的建筑体量元素,包含:单层建筑、二层含夹层建筑、敞开档口形式等等,将不同建筑形态组合成丰富的街区视觉元素。后街主要以重餐为主,意在连接前街人流及次入口人群,同时在后街增加不同互动场景,90年代的乒乓球台、亚运会的打卡广告、儿时的滑梯、弄堂内卖兰花的蜡像婆婆等等,希望消费者在街区内并非是单纯的目的性消费,可食、可游、可玩、可逛….加载不同互动内容,通过多元化街区内容连接客群。
▼前街-不同建筑形态组合成丰富的街区视觉元素
front street- different architectural forms are combined into rich visual elements of the block ©黎伟
▼多元化街区
diverse neighborhood ©黎伟
设计师应该是“关系”的协调者,功能与形式的关系、需求与现实关系、业态与布局的关系等等。我们希望在处理好各需求关系的基础上,加载沉浸式主题街区内核,为消费者提供优质且具有记忆、新鲜感的多元化就餐环境,为商场吸引客流助力。
▼复古门面
facade ©黎伟
▼平面图
plan ©上海之见空间设计有限公司
▼街区局部立面图
elevations ©上海之见空间设计有限公司
项目名称:上海北外滩来福士广场-里弄
设计方:上海之见空间设计有限公司
项目设计时间:2020年08月-2020年12月
项目完成时间:2021年5月
主创及设计团队:之见设计
项目地址:上海市虹口区东大名路999号北外滩来福士广场B2层17号
建筑面积:3500㎡
摄影师:黎伟
客户:上海城市集市
材料:金属、水泥、玻璃、木材(做旧)、涂料(做旧)
{{item.text_orig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