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市南川区金佛山方竹林生态产品是自然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及其功能的延伸,是“绿水青山”转化为“金山银山”的桥梁,是推动绿色发展的关键。
根据第三次全国国土调查主要数据公报,我国竹林地面积 701.97 万公顷,占林地面积的 2.47%,是我国重要的特色自然资源。
2021 年,国家林草局等 10 部门联合发布《加快推进竹产业创新发展的意见》提出,保护和培育优质竹质资源,构建完备的现代竹产业体系,构筑美丽乡村竹林风景线,至 2035 年我国竹产业总产值将超过 1 万亿元。竹林资源经济和生态双重价值突出,是生态产品价值实现的重点实践对象。
我们从广义生态产品概念出发,将竹林生态产品划分为竹林供给服务产品(如竹材、竹笋等)、调节服务产品(如碳汇等)和文化服务产品(如生态旅游等)三类,以案例分析法总结竹林生态产品价值实现路径,为自然资源保护利用等相关规划编制提供案例借鉴。
竹林生态系统服务(笔者自绘)
01 竹林供给服务导向
■
关注竹林资源生态产业化开发
针对竹笋、竹材等竹林供给服务产品,可通过构建“竹林资源-竹产品加工-竹资源再生利用-流通交易”的生态产业链,以竹产品产业园区、竹产品交易市场等为空间载体,将竹林资源作为生产要素投入社会经济生产劳动,以市场化机制实现生态产品价值。
案例 1:四川宜宾长宁县
三产融合发展的竹林资源价值转化路径
长宁县通过打造竹林基地、建设竹产业加工园区、竹产品物流基地等,构建了从资源培育—竹资源加工—交易流通的竹产业体系,以竹为媒介构建生态产业闭环,促进了竹林资源的高效利用。
竹产业体系示意图(笔者自绘)
蜀南竹海(来源:网络)
关注竹林下经济模式
探索“竹林+”经济模式,充分利用竹林下空间,套种中草药、食用菌菇、各种作物和养殖鸡等牲畜,实现种养循环。同时,将竹林生态价值附加至农副产品并通过市场溢价方式实现价值。
案例 2:浙江余村
“竹林+”林下经济模式
余村探索了“竹林+笋”、“竹林+菌”、“竹林+茶”、“竹林+酒”、“竹林+鸡”、“竹林+药”等竹林下经济模式,提升了竹林生态价值的转化能力。至 2021 年,余村在林下经济展示带分别培育笋竹高效林及套种中草药、食用菌菇、名贵树种、野茶等林下作物,种植带总面积达 2000 亩。同时,做好农旅结合,将竹林下经济展示带纳入游客观光路线,增设各类作物科普活动、建设行人游览步道等,将竹林业产业园打造成为集种植、加工、销售、旅游等多元业态融合的林下经济综合体。根据不同的作物,每亩竹林地可增加 3000 元至 5000 元左右的年收益,月均吸引游客 5000 余人次。
02 竹林调节服务导向
■
关注竹林碳汇交易
竹林调节服务产品主要以生态权益交易方式实现价值。生态权益交易是在政府管控下的生态服务指标配额交易,对政策依赖程度较高。竹林调节服务产品包括水源涵养、固碳、释氧、净化大气、积累营养物质等生态产品。在“碳达峰、碳中和”目标下,国家制定森林碳汇交易相关政策,因此碳汇交易具有一定政策基础,但其它调节服务产品则缺乏政策支撑。竹林碳汇交易以竹林碳汇基地等为空间载体,通过碳汇指标交易实现生态价值。
案例 3:福建省顺昌县
竹林碳汇交易实践
福建顺昌县开发了全国首例县属国有林场自行设计实施的竹林碳汇项目,面向市场交易,于 2019 年在海峡股权交易中心成交 6.9 万吨,成交金额达 124.2 万元。
该项目共分为项目设计、现场审定与核证、公示与评审、碳汇备案与交易四个阶段。项目设计阶段,成立“顺昌县宝杉林业碳汇技术服务中心”,依据竹林经营碳汇项目方法学,开展 3.4 万亩竹林经营碳汇项目设计。现场审定与核证阶段,由国家发改委组织有资质的第三方对项目地竹林碳汇量进行核准,并核发审定和核证报告,共核定 30 年项目活动期可产生碳汇量 25.70 万吨。公示与评审阶段,则由省林业局等相关部门进行审核,首期签发 11.90 万吨竹林碳汇产品。碳汇备案与交易阶段,则对碳汇量进行备案并进入碳交易市场交易。
首创“一元碳汇”扶贫试点项目,面向公众碳汇交易。
顺昌县竹林碳汇项目形成过程(笔者自绘)
顺昌县碳汇竹林(来源:网络)
案例 4:浙江安吉县
竹林碳汇交易全链条体系构建
2021 年 12 月,安吉两山竹林碳汇收储交易中心成立,该平台链接竹林碳汇基地、保险公司、金融机构、购碳企业等,构建了竹林碳汇交易的全链条体系,实现竹林碳汇“可度量、可抵押、可交易、可变现”。其中,碳汇收储交易平台重点收储竹林碳汇基地,形成可融资、可交易的竹林资源资产包,统筹协调保险公司、金融机构和购碳企业,构建碳汇交易机制。村集体将农户的林权统一流转至合作社,按照碳汇方法学标准开展经营,持续产生碳汇。同时,保险公司及金融机构推出绿色金融产品,保障碳汇交易过程中各方的收益及经营稳定性。
该碳汇交易体系构建了安吉竹林碳汇交易的长效可持续机制,2021 年安吉县首期竹林碳汇收储规模为 14.24 万亩,30 年合同总金额高达 7230.79 万元。
安吉县竹林碳汇交易全链条体系(笔者自绘)
03竹林文化服务导向
■
关注竹文化场景营造
对竹林生态景观、竹文化等竹林文化服务产品,以竹博物馆、竹林景点/景区、竹林景观道为空间载体,在建筑保护、生态景观、人文风情等各层面融入竹林文化,营造可感知的竹林文化场景。
案例 5:川西林盘
竹林为依托的农耕生态文明现代转型
林盘是广泛分布于四川成都平原的农村聚落单元,其往往结合了林、水、田、舍等要素,以农宅院落为中心,由周边的竹林或林木环绕,与附近的农田结合一体,从而形成一个复合的社会生态系统。川西林盘不仅是川西农耕文化的载体,更是传统农耕时代文明的结晶。成都现有林盘约 1.2 万个,其中居住 10 户以上,形态完整的大中型林盘约 1.02 万个。按照空间形态,可划分为林盘组群式、沿河带状式、宅院内隐式、宅院围田式和宅院旁置式五类。
川西林盘空间模式(来源网络)
打造主客共享竹文化林盘场景,激活林盘新消费活力,发展林盘经济。
成都秉持“一个精品林盘催生出一个规上企业”的理念,实施“片区开发、整体招商、一体运营”,结合林盘不同空间模式发展“林盘+演艺”“林盘+科技”“林盘+会展”等林盘经济。
如川西林盘崇州竹艺村,融合竹文化,打造了川西林盘生态价值转化的精品。在公园城市理念下,竹艺村立足于林盘原有景观骨架与原生竹林,整治林田水道,重点推进林盘生态景观与竹文旅融合发展。深度挖掘非遗文化“道明竹编”,建设传承竹文化的网红建筑“竹里”,引入特色民宿等新兴产业,并依托竹林景观空间进行项目落位,树立起竹林生态文化旅游品牌,打响竹艺村竹文化 IP,带动竹艺村 2021 年竹生态旅游综合收入 1.9 亿元。竹艺村在传统自给自足林盘模式下,以公园城市、绿道建设为触媒,融合文创、生态价值、艺术价值、农耕文化价值,促进林盘农耕生态文明现代转型发展。
公园城市背景下竹艺村林盘生态价值实现模式转变(笔者自绘)
崇州竹艺村(来源:网络)
塑造竹文化 IP,提升林盘文化软实力。
我国人民在长期生产实践和文化活动中孕育了深厚的竹林文化,竹素有“梅兰竹菊”四君子之一、“梅松竹”岁寒三友之一等美称,苏东坡评价竹为“宁可食无肉,不可居无竹”。凭借竹林文化底蕴,川西林盘从建筑保护、生态景观、人文风情、乡村活动等层面突出竹林文化特色,塑造竹文化 IP,让竹林文化看得见、摸得着、能感受。如四川邛崃市通过建设竹博馆,立体展示竹文化的千年底蕴与人文内涵、竹工艺的前世今生与非遗匠心,传递竹所代表的东方之美、君子之风、清廉之志,作为川西林盘生态文化的展示窗口、竹文化特色文旅展示中心。在生态景观、人文体验方面,建设集竹种资源收集、竹科普教育、竹观光旅游等功能为一体的竹博览园,作为竹文化沉浸式体验、活态化展示空间。
四川邛崃市竹博馆(来源:网络)
04总结与展望
自然资源作为生态产品的供给者,其保护与利用是新时代推动绿色发展、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关键一环。从生态产品视角出发,针对特色自然资源竹林,可从生态产业化、竹林下经济、竹林碳汇交易、竹文化场景打造等层面构建生态产品价值实现路径。为促进生态产品价值实现,在自然资源保护与利用等相关规划中可进一步关注以下内容:
(1)探索自然资源保护与管控要求,提升自然资源总量与质量,为生态产业化供给更多物质产品。
(2)探索自然资源多样化利用方式下的差异化用地保障。如在竹林生态产业化环节,探索竹产品加工产业用地“点状+集中”等多样化供给方式;在竹林文化场景营造中,探索在城镇开发边界外预留点状发展用地。
(3)挖掘自然资源的多元化价值,探索固碳释氧、水土保持、水源涵养等生态价值转化路径。
|文图提供|
西南分院
{{item.text_orig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