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很高兴地宣布,由Sasaki负责景观设计的广州白鹅潭聚龙湾项目荣获中国首个SITES铂金级认证!
(图片来源:普邦股份)
场地背景:多元文化交融的历史
聚龙湾是一个从侧面反映广州近现代发展史的城市更新项目。项目地处珠江后航道西岸,隶属荔湾南片区的芳村地区,总占地1.6 平方公里。
这里曾以“花乡”、“水乡”闻名于世,花乡文化和岭南文化共同滋养了这一方水土。区域内现存的聚龙村、招村、大冲口涌仍然显示出典型的岭南聚落特征。自1843年广州开埠以来,珠江两岸商贾云集,贸易发达。场地便利的航运条件以及距商贸文化核心“十三行”近便的地理位置,使其吸引了大量的外国船只在此停泊。1900年后,以亚细亚仓、太古仓等为代表的沿岸港口和仓库逐步在此区域兴建。1911年,协同和机械厂建立,之后广州柴油机厂、广州钢铁厂和广州造船厂逐渐进驻,开启了这片土地的重工业基地历史。
(图片来源:历史资料)
改革开放后,随着城市建设的高速发展和全社会对生态环境的日益重视,重工业逐渐退出城市中心区,大片工业用地开始被居住、商业、文化、办公、绿化等功能所取代。
项目首开区紧邻珠江,北起信义路,南至冲口涌,全长600米。其南段原为珠江货运码头,地面上仍保留着龙门吊轨道的遗迹,始于建国初的仓储建筑──冲口仓一直使用至今。场地周边现存多处具有百年以上历史的建筑,如亚细亚仓、日清仓、渣甸仓、以及协同和机器厂的旧址。相邻的大冲口涌裹挟着很强的岭南文化特色一路奔涌入珠江。
整体设计概念 :榕树融城
设计团队在聚龙湾实地调研中发现,无论是在河涌边、珠江畔、厂房间还是村口前,随处可见高大优美的榕树。榕树的形象贯穿了整个片区,成为这个区域印象拼图中最关键的元素,主导了其景观风貌。
聚龙湾片区整体设计概念以榕树为切入点,将其作为区域共通性的符号,串联生态、历史和文化,并联系古今与未来,使新的城市建设在面向未来的同时延续场地的文脉。
(图片来源:Sasaki)
首开区景观构成
项目的首开区包括自信义路至冲口涌之间600米长的碧道和改造为白鹅潭展示中心的冲口仓区域。设计团队将榕树融城的概念与可持续策略贯彻其中,以榕树为线索,推动沿江生态系统的回归,致敬以冲口仓为代表的工业历史,期望以此作为对公众展示城市开发新理念的起点。
(图片来源:普邦股份)
仓前广场
仓前广场地处白鹅潭展示中心与珠江岸线之间,是双创半岛东端沿江大型公共空间的一部分,也是珠江碧道与大冲口涌碧道的交点。广场的空间构成呼应冲口仓历史建筑的立面,并穿过防汛墙,一直通向江边,以加强场地与建筑之间的互动。广场南端嵌入与环境完美融合的小型服务建筑——榕亭,进一步激活广场空间并可由此饱览河口景色。与防汛墙结合的户外吧台也将成为榕亭功能的重要延伸。以色叶树种──朴树构成的树阵在广场上形成舒适宜人、尺度亲切的滨江休憩空间。它既能在炎炎夏日为公众提供户外休闲的场所,又能呈现在广州少见的四季变换的景致。仓前广场的铺装由现浇混凝土、回收红砖和散置豆石组成。混凝土铺面呼
应现状码头的工业气息,红砖全部来自在改造冲口仓时拆除的建筑外墙,可透水的豆石铺面利于雨水快速下渗、补给地下水,同时也为树木生长创造了良好的环境。
(图片来源:Sasaki)
望江平台
数年前加固珠江驳岸时种植的绿化已形成了一片杂木林。经过十多年的风风雨雨,杂木林俨然已成为这个场地的主人,在江边看潮起潮落,人世沉浮,形成江岸上一个重要的空间锚点。设计中保留了这片树林,并在不影响现状树生长的前提下,在林下架设望江平台,使这片树林展现出新的生机,成为江边难得的一处充满诗意的林荫观景场所。
滨江平台
在2007年之前,这里还是一处货运码头。后来,在对珠江驳岸实施加固工程时,驳岸被拉直填充。项目拆除了被填充的部分,恢复了码头风貌和功能,并提供了亲水机会。设计借鉴了与原码头相关的元素:用逐级下降的台阶将人们由碧道引入滨江平台,以感受绝佳的望江视野;平台表面模仿了甲板的肌理;由回收木梁改造而成的座凳界定了场地的边界,既延续了场地的历史记忆,又创造了新的功能。平台南侧保留了现状大榕树,在延续其栖息地功能的同时,也为滨江平台遮荫;北侧与望江平台结合,创造具有粗粝质感的大型标识墙,增加了场地从江上的可识别度。
珠江碧道
在满足广州市碧道建设要求的同时,设计专注于创造漫步道、跑步道、骑行道的舒适度与文化性。通过整理原码头空间的布局,将"三道"布置在防汛墙外,加强了使用者亲近珠江的体验;道旁成列的阔叶树为其覆以浓荫,确保了在广州这个亚热带环境中进行户外运动的舒适度;场地上的现状龙门吊轨道被保留下来,成为漫步道和跑步道的分界线以及观江躺椅的滑轨。
混凝土铺面上随机压印了动物脚印和植物叶片的图案,向游人提示珠江沿岸的主要野生动植物种类,特别是濒危和保护物种,以引起公众对环境保护问题的重视。
(图片来源:普邦股份)
可持续设计:多层面多维度推行可持续理念
场地上丰富的地域特征和工业文化遗存诉说着一个源远流长的芳村故事。它深植于这片土地,具有着旺盛的生命力,并将以环境友好的方式在城市环境中继续传承下去。设计中的全方位可持续设计策略包括以下三方面。
1. 社会价值考量
将现状树木、现状码头设施等融入新的设计,通过对场地自然和历史元素的重新利用延续场地记忆。同时,采用现代的设计语言重新演绎曾经在这块场地上的生活,以更加容易被现代人接受的方式续写场地历史。
从场地环境和历史中提炼出具有代表性的符号,在空间设计中广泛应用,使场地的基因在新的项目中变得更加可读和突出。设计团队从清代木刻作品──珠江江城风情图中得到启发,由场地上的主要元素——古树、仓库和珠江中提炼出了 “榕”、“仓”、“水”的抽象图案,作为项目的主要设计语汇,创造当代景观中的新珠江江城风情图。
(图片来源:Sasaki)
加强室外空间的科普作用。将具有代表性的或濒危的当地植物的叶子和动物的脚印压在现浇混凝土地面上,增强人们对本地区自然环境的认识;利用解释性铭牌向公众介绍生态可持续性在城市中的意义和价值。
(图片来源:普邦股份)
确保场所的通达性,实现全面无障碍通行,使所有人群都可以平等地到达和使用场地。
提升室外公共空间的参与性,通过创造三条功能不同的碧道以及在碧道沿途的多种共享空间和景观家具,满足不同人群的参与需求。
2. 环境价值考量
充分发掘和回收利用场地可用资源,减少对新资源的需求,其中包括资源原位赋能(结合防汛墙创造滨江吧台、结合杂木林创造望江平台)、废料再利用(现状混凝土铺面破碎后用作新铺装的面层和基层材料、现状建筑木梁被拆除后加工成为景观中的木座椅)、升级改造(在原亚细亚仓滨江木平台上增加遮阴树和座椅)。
(图片来源:Sasaki)
使用速生材料、回收材料、以及可回收材料来减少项目的碳排放。速生材料——竹木取代了普通木材,用于木平台、坐凳、吧台等景观元素中。竹材的生长周期远短于木材,且一次造林成功即可年年成竹,年年砍伐,是比木材更加可持续的资源;同时,竹子的固碳能力更强,每公顷竹林的年固碳能力是杉木林的1.68倍,松木林的2.33倍,是更加环保的选择。
恢复场地的栖息地功能。既往的码头作业对场地的生态功能造成了极大的破坏。设计团队希望利用建设聚龙湾项目的机会,最大限度地恢复其栖息地功能:采用本地植物创造丰富的植物群落,为多种野生动物提供栖息场所,如项目中的大花紫薇、宫粉紫荆和粉花山扁豆等蜜源植物,为昆虫和鸟类提供了食物来源;在极其困难的条件下,沿河涌用建筑废料建造了生态石笼墙,在石笼块料间隙中生长的挺水植物群落为两栖动物和鸟类提供了庇护所。
(图片来源:Sasaki)
利用树木遮阴减少建筑能耗。榕亭的选址充分考虑了现状树及新植树的遮阴范围,极大减少了建筑对空调的依赖。
利用生态手段净化和保护水资源,借助雨水花园系统、生态草沟、透水铺面和地下储水设施等使场地具有滞水、净水、补充地下水和回用雨水的功能。领先的雨水管理措施使场地的年降雨径流控制率达到85%以上,避免了初期雨水对城市水环境的面源污染,同时减少了项目日常维护对市政供水的需求。
采用全截光照明方式,在提供安全照明的同时减少城市光污染。
3. 经济价值考量
充分利用现有场地资源使项目的建造成本大幅度降低。据统计,本项目通过对场地现有苗木资源、建筑材料的回用使总造价节约了11.8%。
项目全部采用了本地工厂生产的产品和从本地苗圃里培育的植物,同时全部雇佣了本地工人,增加了当地的就业机会,支持了广州的经济发展。
(图片来源:Sasaki)
低能耗设计极大地减少了项目的维护成本。全部由本地植物构成的绿化使维护中不再需要人工灌溉;全部使用LED光源的照明使其日常能耗比传统的高压钠灯光源节约了50%-70%。
项目激活了周边场地的活力,提高了整个开发片区的影响力。项目的建设吸引了太古地产对聚龙湾片区的兴趣,促成了广州的第二个太古项目落户这里。
(图片来源:普邦股份)
广州聚龙湾项目首开区是一次可持续建设的创新实践,也是一次旧工业区城市更新的大胆尝试。通过对历史文脉的传承、对场地现有资源的利用、以及根据未来的使用需求对场地空间的重塑,使它成为特属于这片土地的现代城市公共空间。项目中所蕴含的前沿的可持续设计思想也使其获得了中国首个SITES铂金认证。
{{item.text_orig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