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ATOH PHOTO
设计旨在充分利用面向尾道海峡的稀有地理优势打造一座“海上政府大楼”,而不仅仅是“可眺望大海的政府大楼”。向南延伸至大海的建筑形状将大海以外的一切从视野中抹去,营造出置身于海上的感觉。
感谢株式会社日建设计将市政府大楼打造成“新景点”濑户内海作为日本最大的内海,以其由 700 多个岛屿构成的群岛之美而闻名于世。位于濑户内海中心的尾道,被环抱在自古以来的海上交通要道尾道海峡和古刹林立的尾道三山之间,有限的区域空间内,庙宇与民宅鳞次栉比,坡道与小巷纵横交错,形成了“箱庭(庭院式盆景)城市”的特色景观。尾道是很多电影的取景地,还因众多文学作品而闻名,近年来其景观更被认定为“日本遗产”。此外,作为自行车爱好者的圣地,这里也是备受国内外瞩目的旅游城市。
▲项目与周边环境鸟瞰
© ToLoLo studio
▲海上政府大楼
© ToLoLo studio
作为该地区的核心设施,市政府大楼不仅是市民服务基地,还应是市民的活动基地,以及向游客开放的旅游服务中心。1 层、2 层和屋顶均设有可欣赏箱庭式景观的露台,并以舒适的中庭楼梯将其连接在一起。通过该设计,不仅是政府工作时间,即便是下班后和节假日也能向市民和游客开放市政府大楼。我们要打造的不只是一座市政府的行政设施,更是人们乐于到访的尾道新景点。
▲临海一侧立面
© SATOH PHOTO
▲立面细部
© SATOH PHOTO
▲景观露台
© SATOH PHOTO
延伸至大海的城市友好型政府大楼设计旨在充分利用面向尾道海峡的稀有地理优势打造一座“海上政府大楼”,而不仅仅是“可眺望大海的政府大楼”。向南延伸至大海的建筑形状将大海以外的一切从视野中抹去,营造出置身于海上的感觉。此外,向南倾斜的造型除了可遮挡直射光,降低热负荷实现节能外,通过建筑在相对于北面独栋住宅林立的市区一侧层层递退,达到既不遮挡阳光又可避免造成压迫感的效果。
▲入口立面夜景
© SATOH PHOTO
▲入口雨棚
© SATOH PHOTO
建筑外围采用与建筑倾斜度相同的桁架柱,在提高水平刚度且最大限度地发挥隔震效果的同时,让外周部分集中负担水平受力以避免在建筑内设置抗震支架,最终实现高度灵活的平面设计。此外,根据桁架的形状,通过加固基础梁柱以最大限度地减少桩数,从而降低成本和环境负荷。
▲直通二层观景露台的室外楼梯
© SATOH PHOTO
▲由室外露台看海上美景
© SATOH PHOTO
唤醒五感的闲雅建筑
我们意在打造一个体现尾道独特时间感的建筑。所谓“尾道时间”,即在渡船来去间,时光流淌的静谧悠然之感。我们建造的不是功能至上主义尊崇的同质化建筑,而是注重人体五感的感知型人性化建筑。外窗扇采用通用的推拉窗,可以自由开关。
▲入口© ToLoLo studio
▲中庭© ToLoLo studio
▲贯穿建筑的中庭楼梯
© SATOH PHOTO
▲办公环境概览
© ToLoLo studio
▲会客室
©SATOH PHOTO
办公空间不设天花板,通过安装吊扇使空气流动,打造出温度湿度均匀的舒适环境。照明采用简洁的设计,只需将灯具安装到电缆架上,无需安装活动地板即可自由布线。木制百叶、抛光混凝土地面和裸钢屋檐等都刻意选择了可容许颜色不均和存在偏差的材料,力求打造一个用户可以自由改造、随岁月增辉的闲雅建筑。
▲会场©SATOH PHOTO
▲会场天花板细部
© SATOH PHOTO
从“司空见惯”到“惊艳四方!”作为主要产业,尾道拥有日本国内顶级规模的造船业和海运业,我们考虑将这些优秀的技术运用到建筑设计中。外装采用了造船厂制造的 12㎜厚的铁板,并借助其地理位置特点直接从海上运输和搬入。利用造船厂特有的滚压成型技术,通过反复加热膨胀和冷却收缩加工出三维曲面形状的铁板,使外装呈现出柔和的形态。
▲海上运输与滚压成型技术
©Nikken Sekkei
▲滚压成型加工现场
©Nikken Sekkei
此外,使用海运技术的海上运输方式对材料的大小没有限制,从而实现了 18m 宽的外装钢板和 13m 见方的钢板屋檐等远超一般建筑尺度的规模。将造船业和海运业中“司空见惯”的技术运用到建筑中,达到了“惊艳四方!”的效果,也是对超越现有建筑设计框架的可能性的一次有益探索。
▲夜景© SATOH PHOTO
项目图纸
▲剖面效果图
© Nikken Sekkei
项目名称:尾道市政府大楼
项目位置:广岛县尾道市
项目业主:尾道市
用地面积:7,748.74㎡
占地面积:4,156.07㎡
建筑面积:14,496.54㎡
最高高度:22.75m
建筑结构:钢结构、部分钢骨钢筋混凝土结构
建筑层数:地下1层、地上5层
竣工日期:2020年
小号小号
{{item.text_orig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