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否知否,汴京夢依舊。
舟船往复,
飞虹卧波
酒楼茶坊、瓦舍勾栏,鳞次栉比
行人客商、脚夫马车,拥挤于道
入夜之后,市井热闹仍不减白昼
开封在历史上有过很多名字
但哪一个名字都抵不过“汴京”
几乎每个中国人心里都有
浓得化不开的“汴京”情结
随着电视剧《知否知否》的热映
人们再次把目光聚焦回北宋的都城
汴京
巍峨的古城墙,
壮观的大相国寺
繁华的御街,
游人如织的州桥夜市
仿佛一日梦回千年前的宋朝
一切如昨,岁月静好
《知否知否》剧照| 来自网络
凌波不过横塘路。但目送,芳尘去。
锦瑟华年谁与度。月桥花院,琐窗朱户。只有春知处。
宋朝就是这样哼唱着小曲儿进入了新时代。对于开封这座城来说,最值得追忆的,无疑是北宋年间那一片昔日的繁华与恢弘。
图片| 你的小可爱已上线
一千多年前的夜晚,全世界的城市都是一片漆黑,只有中国的汴京(开封)等城市灯火辉煌。北宋政府打破了封建堡垒式的坊市制度,商业区和居住区不再有严格的分界,不断开发市场,就连皇宫大门口,宣德楼御街也允许市人买卖于其间。从此,商贩做生意不但不受空间的限制,在时间上也一样不受限制。汴京城夜市盛行,繁华地带的夜市通宵达旦。如著名的州桥夜市,主要经营各类小吃。马行街夜市比州桥夜市又盛百倍,常常三更尽,才五更又复开张,通宵不绝。夜市的盛行,不仅说明当时的城市治安无需过虑,更意味着昔日的汴京城是一座充满自信与活力的不夜城。
图片| 开封
在宋以前的城市里,城中的高楼都是皇宫内府。供市民饮酒作乐,专事赢利的高楼是不可想象的。但在汴京城,酒楼如雨后春笋般拔地而起。冯梦龙《喻世明言》有《鹧鸪天》词为证:城中酒楼高入天,烹龙煮凤味肥鲜。公孙下马闻香醉,一饮不惜费万钱。招贵客,引高贤,楼上笙歌列管弦。百般美物珍馐味,四面栏杆彩画檐。
图片|
来自易车
汴京城酒店业和饮食业的繁盛,在世界历史上也有着重大意义。1997年,美国《生活杂志》回顾一千年来,影响人类生活的100件大事,排名第56位的就是宋代汴京的饭馆和小吃。很早之前,汴京城的小吃铺就已经提供外卖服务了。但直到1120年,才有了被称作“饭馆”的场所。人们在饭馆里买一餐饭,静静坐下来享用,既能满足美食需求,也能满足社交需要。
图一| 周作海
宋代皇帝之尊重读书人,可谓前越汉唐,后逾明清。
这一切得益于大宋的缔造者赵匡胤。虽说赵匡胤军阀出身,但他酷爱读书。黄袍加身后,深谋远虑的赵匡胤早就明白,夺天下可以靠武力,保政权却要得人心。于是他约法三章,
其中之一就是不能杀士大夫及上书言事之人。宋朝文治天下,大兴科举。因此,每年参加科举考试的人非常之多,录取率也是史上最高。
太宗淳化三年,科举录取了一千三百多人,但更疯狂的是“榜下捉婿”。
图片| 你的小可爱已上线
每到科举放榜时,汴京城的达官贵人、富豪商贾就会倾巢出动,焦急地守在新科进士走出皇宫的路上,从那些身穿绿衣服的新贵们当中选女婿。有些位高权重或者财大气粗者甚至抓到一个就往家里拽。不过,他们的女儿也会坐在车里东张西望,看到中意的人就让父亲去抢。所谓“却忆金明池上路,红裙争看绿衣郎”。据说,欧阳修就是这样成为了副宰相的女婿。
《知否知否》剧照| 来自网络
菊花在昔日的汴京盛极一时,几乎家家种菊养菊。每到万木落叶的季节,全城菊花盛开。《东京梦华录》记载,每到九月九重阳节,数种菊花争奇斗艳,黄白色花蕊的叫万龄菊,粉红色的叫桃花菊,白而檀心的叫木香菊,黄色而圆的叫金铃菊,纯白而大的叫喜容菊,这些名贵的菊花处处可见。商店酒楼都用菊花扎成彩门,这一天,汴京城的人都要到郊外游玩赏菊。
摄影 |
binbin5s
文人雅士则喜欢喝菊花茶,饮菊花酒、食菊花饼、吃菊花火锅、
挂菊花灯、画菊花
画、弹菊花曲、或为菊花赋诗填词。
苏轼《赠刘景文》里说:“荷叶已无擎雨盖,菊残犹有傲霜枝”。
李清照在
《醉花阴》中道:“莫道不消销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今日的开封,菊花被定为“市花”,而且从1983年开始,每年的10月28日至11月28日都会办菊花会
。“宁可枝头抱香死,何曾吹落北风中”,菊花的品格,正是开封人坚韧不拔的精神缩影和写照。
摄影 |
binbin5s
昔日的汴京,人逾百万,商贾云集,富丽天下无。
昔日的汴京,八方争奏,万国来朝,鼎盛举世惊。
张择端一卷《清明上河图》,描出世间万象。
孟元老一部《东京梦华录》,写尽盛世繁荣。
四海涛声,响不过包龙图打坐开封府。
千秋岁月,埋不住苏东坡高歌大江东。
虽然今日的开封早已被工业化和现代化遗忘,但
开封曾经的繁盛与恢弘,正在被世世代代的中国人以各种方式追怀、书写、赞叹与回味。在这个意义上,历史和记忆不仅仅是一个过程,它本身也可以成为舞台,构成一种再次创造历史的力量。汴京梦依旧,开封犹可期!
{{item.text_orig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