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注册

登录狒狒灵感,立即享受以下权益:

  • 每日免费下载特权
  • 上亿高清灵感图任意下载/不限浏览
  • AI智能扩大图免费使用

意式设计 | 古典与现代的跨界融合

发布时间:2020-07-04 07:36:00 00
设计亮点
本文通过深入剖析意大利设计的发展历程,探讨了意式设计如何将古典与现代、艺术与实用、美观与功能融合,展现出独特的风格和精神。

意式设计 | 古典与现代的跨界融合

你有没有想过,为何如今我们常常提起“意式设计”(尤其是在家居和产品设计行业),而鲜有提及“英式设计”或者“葡萄牙式设计”?

意大利作为古罗马帝国之梦的起源、欧洲文艺复兴的发源地、同时也是二战的战败国,今天的意大利手工业、汽车行业、奢侈品行业以及米兰设计周等等又都在国际上拥有巨大的影响力。“意式设计”,为何就成了现代意大利的杀手锏?

概要Introduction

事实上,真正的现代设计要从德国的包豪斯学校(Staatliches Bauhaus)开始说起。这座专为发展现代设计教育而设立的学校设立于第一次世界大战落幕之时(1919),在此之前盛行的装饰主义和浪漫主义已经不再适合战后的时代语境。包豪斯昭示的现代主义即将在世界掀起一股设计变革的热潮。

意式设计 | 古典与现代的跨界融合

意式设计 | 古典与现代的跨界融合

包豪斯标志着现代设计教育的诞生,对世界现代设计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Bauhaus”一词是格罗佩斯创造出来的,由德语Hausbau(房屋建筑)一词倒置而成。

而意大利在一战、二战后也确实跟随过国际上流行的设计,但说到今天“意式设计”的起点,就要从50年代开始算起。

意大利经过战后十几年的沉淀,通过第九届“米兰三年展”设计展览向世人宣告:意大利开始了自己的设计运动,不再盲目跟随当时正流行的美国风格和斯堪的纳维亚风格。

意式设计 | 古典与现代的跨界融合

第九届“米兰三年展”的海报,意大利从这里开始了自己的现代设计道路。

今天的“意式设计”并非拥有某种特定的色彩或者元素,也不是有哪些固定的设计手法。

意式设计之所以被辨识为意式设计,是因为它善于糅合古典与现代,经典与先锋,艺术与实用,并逐渐成为一种独特的设计精神和性格。

DPD设计研究室将在这一期讨论,现代意大利是如何在设计中找到这种独特的精神与性格的。

Part. 01

靴子半岛

LoStivale

意大利被称为“靴子半岛”是因为这个国家的轮廓像一只伸入地中海的靴子,也正因为这个独特的地理位置,意大利一举成为欧洲古代文明的中心、当时的国际贸易重地。

意式设计 | 古典与现代的跨界融合

意式设计 | 古典与现代的跨界融合

15世纪的威尼斯成为地中海贸易中心,富可敌国的威尼斯商人从商业文明到文化艺术影响了欧洲几个世纪。至今,奢侈也是意大利设计行业的潮流之一。

早在古罗马帝国时期,发源于意大利的古罗马文明继承了辉煌浪漫的希腊文明,并在它的基础上加以改造,以适应古罗马庞大帝国的统治。

古罗马在建筑设计、雕塑创作等方面,变得更加注重实用性的同时,也继承了古希腊独有的优美与哲学性。

意式设计 | 古典与现代的跨界融合

古罗马帝国的疆域非常辽阔,从意大利的罗马拓展到大半个欧洲,地中海成了罗马自家内湖,据说甚至曾经和同时期的西汉打过一架。

意式设计 | 古典与现代的跨界融合

意式设计 | 古典与现代的跨界融合

从罗马斗兽场中大量运用了古希腊承袭的多立克式、爱奥尼亚式以及柯林斯式柱子可见,古罗马文明拥有善于借鉴、融合的文化性格。

意式设计 | 古典与现代的跨界融合

意式设计 | 古典与现代的跨界融合

气势恢宏的万神庙内部,能看到不同高度的石头有略微不同的颜色,因为这些石头来自古罗马帝国的不同地方。包括今天的埃及地区、法国地区等等。

发源于意大利的文艺复兴运动更是影响了欧洲整个文明历程。在文艺复兴的时期,意大利对广泛流行的观念:“政府是神赐的贵族统治”提出公开挑战,出现了城市国家的共和主义。意大利政体一举成为古典民主制的典范,这种对话语权的抢夺在当时的环境里是不可想象的。

意式设计 | 古典与现代的跨界融合

文艺复兴之前的欧洲被称为“黑暗的中世纪”,那个时期是宗教发展的巅峰。这时,独立的人格意识以古典文化艺术为引,在黑暗的欧洲中逐渐觉醒。

崇尚古典文化的传统在建筑领域、文化艺术等方面给意大利打下了深刻的文化烙印。

二战后,当我们跨入现代设计时,同为战败国的意大利没有像日本那样照搬西方的现代设计体系。

意大利选择从自身的古典主义文化中吸取灵感,结合现代主义打造了别具一格的意式设计。在这背后,就有很深的历史文化原因。

意式设计 | 古典与现代的跨界融合

意式设计 | 古典与现代的跨界融合

圣马克大教堂位于威尼斯,意大利北部。它是该市最著名的教堂,也是Italo-Byzantine(意大利拜占庭艺术)建筑的最著名例子之一。

意式设计 | 古典与现代的跨界融合

受到法国和奥地利流行的装饰艺术运动影响,现代意大利有过一段被称为“Novecento”的设计潮流,(尽管有明显的政治目的)又称“新古典复兴风格”。Palazzo della Ragione(米兰的理性宫)是受其影响的作品之一。

意式设计 | 古典与现代的跨界融合

galleria vittorio emanuele ii(维托里奥·埃马努埃莱二世广场)是意大利最古老的活跃购物中心,也是意大利米兰的主要地标。以意大利王国第一任国王维克托·伊曼纽尔二世的名字命名。它于1861年设计,由建筑师Giuseppe Mengoni在1865年和1877年之间建造。

意大利的古典主义传统催生了新古典主义建筑思想,在国际上形成相当重要的影响力,包括法国、英国、美国等等,都有杰出的新古典主义建筑作品。

作为一种历史文化传统在建筑上的体现,新古典主义是一种愿望的象征:“回到古希腊与古罗马艺术的「纯洁」”。

因此新古典主义建筑强调古典元素的运用,同时也注重代表现代性的简洁线条和几何形体。

意式设计 | 古典与现代的跨界融合

意式设计 | 古典与现代的跨界融合

意式设计 | 古典与现代的跨界融合

法国建筑师艾蒂安-路易·布雷(Étienne-Louis Boullée)对新古典主义建筑影响很大,他的很多建筑构思在当时具有相当前瞻性,但大部分都是规模过于宏大、以至于完全不切实际的公共建筑设计,甚至带有一些“神性”。

意式设计 | 古典与现代的跨界融合

意式设计 | 古典与现代的跨界融合

英格兰银行(The Bank of England)是英国著名设计师约翰·索恩的杰作,他从1788年开始负责整个建筑的设计和改造,直到1833年完工。

意式设计 | 古典与现代的跨界融合

意式设计 | 古典与现代的跨界融合

柏林旧博物馆(Altes Museum)位于柏林博物馆岛南侧。由普鲁士建筑师卡尔·弗里德利希·申克尔(Karl Friedrich Schenkel)建造于1823年至1830年间,是一座新古典主义建筑。

意式设计 | 古典与现代的跨界融合

巴黎凯旋门(Arc de triomphe de l’Étoile)位于法国巴黎的戴高乐广场中央。是拿破仑为纪念1805年打败俄奥联军的胜利,于1806年下令修建的,在1836年正式竣工。

意式设计 | 古典与现代的跨界融合

古典主义对意式设计有很大影响,有着强烈西方文化特色的古典主义是意大利消化现代主义的重要手段之一。

其中最为重要的一点是,这种文化倾向为意大利的现代设计发展奠定一个出发点,就是善于吸收不同的潮流,同时又能保有自身本土特色。

Part. 02

一本杂志的力量

The power of a magazine

二战后的设计潮流基本由美国风格和斯堪的纳维亚风格主宰,注重实用、功能化的设计。

从50年代至60年代开始,随着“米兰三年展”觉醒的意大利设计却明确地表达了意大利工业设计的方向为“艺术的生产”。

也就是说,不走简单的实用化道路,而是注重设计中的个性和艺术化表达。

意式设计 | 古典与现代的跨界融合

米兰三年展实际上始于20世纪30年代,其宗旨是引导设计师根据时代特征、时尚潮流思想并解决设计中的问题。作为意大利和国际设计界重要的展览之一,米兰三年展的成就不可估量。

意大利追求艺术的文化传统刻在了骨子里,暗中引导了这场变革。

设计杂志《Domus》的总编兼创始人GioPonti(吉奥·庞蒂)在这场变革中发挥了旗手的作用。

他在杂志中所提出的“美观加实用”的设计原则更是在后来的设计实践中,成为了“意大利的独特品格”。

意式设计 | 古典与现代的跨界融合

在长达六十年的职业生涯中,庞蒂设计了大量装饰艺术和设计物品以及家具。他于1928年创立了杂志《多莫斯》(Domus),并且积极组织米兰三年展、蒙托双年展等展览。从1936年到1961年,他在米兰理工学院任教并培训了几代设计师,并于1979年9月16日去世。

意式设计 | 古典与现代的跨界融合

超轻椅(699 Super Leggera)净重跟五罐可乐差不多重,是吉奥·庞蒂的代表作之一。无论是外形还是重量,都带给人一种轻盈和通透感,凸显了庞蒂对新技术及新工艺的浓厚兴趣,以及通过不断研究设计语言而赋予设计现代性的能力,但同时又体现了对意大利手工艺传统的继承。

当时的意大利设计从艺术中吸取营养,充满了才华和勇于尝试的勇气。无论是政府、工业界、媒体或民众,都将设计视为独特的“意大利艺术”。

加上自由的设计批判体系赋予了这个变革运动持久的活力,一大批优秀的“意式”现代主义设计作品喷涌而出。

意式设计 | 古典与现代的跨界融合

Olivetti Valentine(“情人”打字机)是1968年由Olivetti制造的打字机,由Ettore Sottsass(埃托·索托萨斯)和Perry A. King(佩里·金)设计,并于1970年赢得了Compass d’Or大奖。

意式设计 | 古典与现代的跨界融合

Vespa是Piaggio制造的意大利踏板车品牌。该名称在意大利语中意为黄蜂。从一开始,Vespa踏板车就以其喷漆,压制的钢制一体车而闻名。

意式设计 | 古典与现代的跨界融合

Gaetano Pesce(加尔塔诺·佩谢)设计的“UP 5/6”。这组家具包括一个酷似女人体态的座椅和一个浑圆的脚蹬,坐上去的感觉就像是靠在妈妈怀里,所以会有人直接称呼它——“LA MAMA”。

意式设计 | 古典与现代的跨界融合

钻石椅是Harry Bertoia(哈里·伯托亚)在1952年设计的椅子。Bertoia(贝尔托亚)对椅子说:“它们主要由空气制成,就像雕塑一样。空间直接穿过它们。”

意式设计 | 古典与现代的跨界融合

Pipistrelli灯是Gae Aulenti(盖·奥伦蒂)于1966年为Martinelli Luce品牌设计的。该灯最醒目的特征是令人印象深刻的阴影,让人联想到蝙蝠的翅膀,因此被称为Pipistrello(意大利语中的蝙蝠)。

六十年代后,意大利为保持独特的风格、不走国际主义的设计道路而提出了“新现代主义”的消费美学。

正如前面所说,意大利设计依然坚持 “ 艺术的生产 ” ,并将这种艺术化设计理念往前推进一步,主张 “ 美即合理 ” ,在功能性和人的审美情趣之间寻找一个最合适的平衡点。

意式设计 | 古典与现代的跨界融合

意式设计 | 古典与现代的跨界融合

意式设计 | 古典与现代的跨界融合

Cesare Colombo(乔·科伦坡)是意大利设计师和建筑师。他以其定义为“未来派”的风格而闻名,其特征是不寻常的原始形状,结合动态灵活的家具系统,通常以模块,金属和鲜艳的色彩为主要特征。

意式设计 | 古典与现代的跨界融合

意式设计 | 古典与现代的跨界融合

意式设计 | 古典与现代的跨界融合

意式设计 | 古典与现代的跨界融合

意式设计 | 古典与现代的跨界融合

Gae Aulenti(盖·奥伦蒂)于1950年代在米兰接受建筑师培训,在那里进行了关于意大利建筑业的历史和文化研究。她的作品希望恢复过去的建筑价值以及将新自由运动融入现有建筑环境,同时她也有很多杰出的产品设计作品。

意式设计 | 古典与现代的跨界融合

意式设计 | 古典与现代的跨界融合

意式设计 | 古典与现代的跨界融合

意式设计 | 古典与现代的跨界融合

意式设计 | 古典与现代的跨界融合

Richard Sapper(理查德·萨珀)被认为是他这一代最重要的设计师之一。他的作品是技术创新、纯净的形式、机智和惊喜的组合。从1960年到98年,他曾10次获得享有盛誉的Compasso d’Oro大奖。

“ 美观加实用 ” 的意式设计充斥着浓厚的意大利风情。

大胆热情的色彩,优美的设计曲线在意大利的传统艺术文化中都能找到对应的影子。

这并非简单的文化符号挪用,而是统一在同一文化语境下的不同表现形式。

正如Gillo Dorfles(吉洛·多夫莱斯)所说:“如英国、丹麦、瑞典,设计的诞生是逐渐的,开始于十九世纪末,是手工业的进化。在意大利却相反,设计实际上是作为一种与历史、过去无关的现象突然诞生的。”意大利设计对自己的优势非常清楚。不管主流的设计潮流如何,漫长的文化历史和人文艺术传统赋予了意大利在设计中主宰设计、不被主流设计左右的强烈意图。这些都是值得现代设计师好好思考的。

Part. 03

反对现代主义

Against modernism

这里说的反对现代主义并非包豪斯的先驱们所代表的现代主义。真正的原因是在60年代过后,有很多意大利的现代主义者逐渐变成了纯粹为满足社会消费或商业需要的形式主义。这可以被看作是意式设计的矫枉过正,正因为过于强调所谓的“意式设计”,出现了诸如“有机形态的审美”、“几何形态的时尚”这样的设计观点。美丽已经代替了实用,成为了新的设计标准。受到国际上的超现实主义潮流(点击查看)、波普艺术等新艺术思潮的影响,意大利出现了“激进设计”。他们攻击意大利的现代主义(形式主义)所谓的“好品位”,支持直观和反理性的设计方法论,开始宣扬“坏品味”。

意式设计 | 古典与现代的跨界融合

意式设计 | 古典与现代的跨界融合

AEO Lounge Chair,由Archizoom Associates(阿奇佐姆工作室)设计,由Cassina Deganello制造。

意式设计 | 古典与现代的跨界融合

Sanremo落地灯,由Archizoom Associati(阿奇佐姆工作室)设计。

意式设计 | 古典与现代的跨界融合

于1966年在佛罗伦萨成立的Archizoom Associati(阿奇佐姆工作室)由四位建筑师组成:Andrea Branzi,Gilberto Corretti,Paolo Deganello和Massimo Morozzi,两位设计师Dario和Lucia Bartolini于1968年加入。(图中为模特)

意式设计 | 古典与现代的跨界融合

由组织成员之一Paolo Deganello向你讲述著名的Superonda沙发的设计过程

意式设计 | 古典与现代的跨界融合

Sofo沙发,由Superstudio设计。Superstudio是1960年代后期Radical建筑和设计运动的重要组成部分。创始人与Archizoom Associati创始人Andrea Branzi一起在佛罗伦萨大学上学,并于1966年在Superarchitettura展览中首次展示了他们的作品。这次展览成为激进设计运动的宣言。

意式设计 | 古典与现代的跨界融合

T-01咖啡桌,由Superstudio设计。

意式设计 | 古典与现代的跨界融合

Zanotta餐桌,由Superstudio设计。

意式设计 | 古典与现代的跨界融合

白色漆木“Bazzar”矮桌,由Superstudio设计。

意式设计 | 古典与现代的跨界融合

Polaris Excelsior台灯,由Superstudio设计。

意式设计 | 古典与现代的跨界融合

Passiflora台灯,由 Superstudio设计。

意式设计 | 古典与现代的跨界融合

意式设计 | 古典与现代的跨界融合

Artemide生产的Boalum灯由Livio Castiglioni ja Gianfranco Frattini(利维奥·卡斯蒂廖尼·贾·吉安弗兰科·弗拉蒂尼)设计。

意式设计 | 古典与现代的跨界融合

"孟菲斯"是由Ettore Sottsass(埃托·索托萨斯)及其他发起的激进设计组织。该名称取自鲍勃·迪伦(Bob Dylan)的一首歌,标题为" Stuck Inside of Mobile with the Memphis Blues",这首歌在他们的第一次会面中反复播放。

意式设计 | 古典与现代的跨界融合

咖啡桌,由Memphis Group设计

意式设计 | 古典与现代的跨界融合

Glass Work,由Ettore Sottsass为Memphis Group设计。

意式设计 | 古典与现代的跨界融合

Carlton bookcase, 由Ettore Sottsass 为emphis Group设计。

意式设计 | 古典与现代的跨界融合

这种高度娱乐、戏谑、俗艳的设计与主流的“优雅设计”完全不同,颜色和图形的组合使用往往令人惊奇。材料的处理既有传统的设计材料如木头、金属和纺织品等,又常采用一些日常生活中“俗气”的材料。

“孟菲斯”工作室的设计具有明显的“波普”风格,带有一种儿童的天真和年轻人玩世不恭的意味。

这场激烈的设计讨论几乎影响了意大利的各行各业,更进一步地强化了意式设计在国际设计上的革新者地位。

加上70 年代能源危机的原因,意大利转向研究更多不同的材料,这个时期的意式设计被视为先锋设计的代表。

Part. 04

设计是一种思考方式

Conclusion

如今意式设计成为国际上一股新的潮流,离不开意大利几十年的发展和沉淀经验,也离不开意大利“将设计看作一种艺术文化的延续”的态度。

意大利至今存在很多小的手工作坊,敬重手工业依然是这个工业国家的重要传统,同时也给了设计行业一个创新的实验场。

意式设计 | 古典与现代的跨界融合

意式设计 | 古典与现代的跨界融合

手工业带给意大利传统制造业高品牌价值之外,在近年也面临着成本高昂,亏损的问题。

今天的意式设计不再代表一种单纯的风格,而是糅合政治、文化、艺术和生活的一种表现形式。

以批判精神为核心,融合经典与先锋艺术、结合传统与现代,注重品质和内涵。” 这就是 “ 意式设计 ” 独特的精神与性格。

三年一度的意大利米兰展正是这种意式设计精神的深刻洞见和展示,在国际上更是作为设计的潮流风向标,拥有巨大的国际影响力。

DPD的设计团队曾多次组织飞赴意大利进行学习考察,亲身体验意式设计的精神与性格,以提升、完善自身设计能力。

意式设计 | 古典与现代的跨界融合

意式设计 | 古典与现代的跨界融合

在设计中追求美感与实用的完美平衡,同时吸收来自艺术和文化的养分。意式设计精神与DPD所鼓励 “跨界共融” 的设计精神是相互印证的。

DPD研究室

统筹|龚妙君

撰稿|苏权维

平面|李梓健

图片来自网络

参考资料

[2] 曹小欧.(2002).<重建、冲突、繁荣—1945年以来的意大利设计>[3] 朱广宇.(2000).<对二十世纪意大利设计思潮兴起的反思>[4] 李辰.(2010).<谈意大利现代设计的民族性>[5] (2008).<意大利设计50年一瞥 Gillo Dorfles访谈>[6]李海冰.(2001).<浅析今日意大利手工业>DPD研究室往期回顾

意式设计 | 古典与现代的跨界融合

意式设计 | 古典与现代的跨界融合

没有更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