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教育建筑而言,教学行为是教育空间内最重要的内容,影响着教学空间的形态和模式。现代教育强调校园各层级空间的高效利用,打造行为和场所相融合的教育空间。
作为多学科、多专业、多功能的高层复合式教学综合体,大学生创新实验中心多类功能碰撞尤为明显。本文以广西大学大学生创新实验中心大楼为例,分享华蓝教育建筑设计团队从设计的角度综合考虑不同功能部分,为大学生提供引发创造力的空间的探索实践。
项目概况
项目名称:广西大学大学生创新实验中心大楼
项目地点:广西大学西校园土木学院西侧
总建筑面积:37980 m²
竣工时间:已建成
设计单位:华蓝设计(集团)有限公司
项目获奖:2021年度广西优秀工程勘察设计成果建筑设计一等等次
技术特色
作为多学科、多专业、多功能的高层复合式教学综合体,设计在纵向强调功能分类、分区、分层,通过合理的区域分隔,为各类功能提供了一个适当独立的教学实践空间;在横向方面,通过设置公共的交通核心、空中连廊、休闲门厅,重视不同功能间的联系、互补,创造了多个共享空间作为交流场所,激发思想碰撞、创新,建筑和结构设计高度统一,创造出独具特色的绿色、创新教学空间,具有时代水准的综合教育建筑。
“空中创廊”:作为连接思想、连接创意、论证实践的空中交流平台,功能上提供了一条南北向的外廊连接三个东西向的基本组合体块;规划上也呼应了校园的总体规划,在东面成为整个建筑的形象面,并在道路连接处打开,引入阳光、绿景,成为建筑出入口。在满足基本交通功能需求串连各个功能的同时,沿着创廊局部外扩、挑空、转折,形成多层次的交流空间,以推进创新、实践的思想融合。
实验中心大楼呈倒E字型布置,形成两个半围合的庭院空间。庭院空间给实验大楼带来足够的楼间距以满足通风采光要求的同时,给整栋大楼注入了绿化与休闲的活跃因素。东侧入口的局部庭院架空空间,结合着二层的共享交流平台,营造了葱郁的充满活力的氛围,与严谨的实验大楼的学术氛围,相互平衡,相得益彰。
{{item.text_orig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