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黄东华
弧形,除了有视觉形象的考虑之外,更多是出于构件受力的需要:弧形轮廓可以保证受力均匀,不需要多余的加强,仅仅通过上下挑板之间几个角件就可以实现自受力,且不易变形。
感谢全体建筑背景
“七重花园”是一个位于佛山的改造项目。原建筑是一座改革开放初期落成的宾馆,坐落在佛山高明区(原高明市)主干道。原建筑楼高 7 层,白色瓷砖,黄色琉璃瓦,顶层点缀了一个中式八角亭。在城市当时尚属平坦的天际线中,无疑是最受瞩目的建筑之一。
▲项目鸟瞰©黄东华
后来,这座宾馆被改造为一间夜总会,客房变成了卡拉 OK 和洗浴包间。为了增加营业面积,在建筑西侧增加了一排房间,交通从外廊转变成了内廊式。开敞阳台也被封闭,更换了当时比较流行的镀膜玻璃。在经历了一段时间的繁荣之后,好景不长,夜总会的生意最终也没落下来。
▲项目外观
© 黄东华
▲近景
© 黄东华
立面
第一次参观场地时,建筑已经被废弃多年了。立面的出挑阳台给我们留下了很深印象,这是一种八十年代建筑立面常见的处理方式。但如今阳台已经被镀膜玻璃所覆盖,难以辨识出最初的形态。在拆除镀膜玻璃后,我们惊喜地发现挑板全部保存完好,而且悬挑做的非常轻薄。
▲改造前
© 黄东华
设计决定保留这些梯形挑板,在上承托同一规格的弧形穿孔板。
弧形,除了有视觉形象的考虑之外,更多是出于构件受力的需要:弧形轮廓可以保证受力均匀,不需要多余的加强,仅仅通过上下挑板之间几个角件就可以实现自受力,且不易变形。
每片挑板安装 3 块穿孔板,采用正弧/反弧交错拼接成立面。
▲穿孔板构造
© 全体建筑
设计还决定拆除原有建筑的琉璃瓦和瓷砖,统一更换为白色涂料,希望一种经济的方式呈现出单纯,明快的建筑形象。
▲纯白立面
© 黄东华
▲梯形挑板上承托弧形穿孔板
© 黄东华
▲正弧/反弧交错拼接成立面
© 黄东华
▲透过弧形穿孔板望向室外©黄东华
中庭
除了立面以外,改造更多是在底层的物理环境话题中进行,通过采光、通风、交通一系列措施来满足办公空间的需求。所面临的限制条件是:在不同年代,建筑已经经历了多次加建,除了主体结构基本无法变动之外,不同区域也面临不同的结构限制。另外,改造的投入也十分有限,设计动作要尽可能小。
▲门厅
© 黄东华
设计面临的核心矛盾是如何提升空间物理条件的问题。原建筑为内廊式交通,如今周边环境被住宅楼遮挡,采光和通风早已无法满足最基本的办公空间需求。考虑到原建筑平面为 L 形,显然,采光和通风最不利的位置为 L 形平面内转角,这个区域虽然不适合布置功能用房,但可以用作空间枢纽衔接各个空间。在经过各方评估之后,设计尝试把原来沿街的楼梯和电梯等垂直交通置换到此处,改造为绿化的中庭。一方面,让更多的光线进入到空间内部;另一方面,也一并将沿街最有商业价值的空间较为完整地释放出来。
▲中庭-- 通高空间©黄东华中庭共六层,采用错层通高方式布局,两层一个单元叠合形成垂直空间。中庭,一方面是垂直方向上的枢纽,同时也是办公人员休憩交流的空间。设计同时决定拆除位于内廊,不作承重之用的实墙,改为玻璃。中庭的打通,内廊的穿透,让室内物理条件得到了较大程度的改善。遗憾的是,在室内深化阶段,业主聘用了第三方设计团队进行了二次装修。目前的中庭是二次装修后的结果。
▲中庭-- 休憩空间©黄东华
在最初的提案中,我们还建议将顶层设置为共享休闲空间。利用钢结构创造局部通高,灵活隔断,让中庭一直延续至屋顶,成为垂直花园的延续,在这里可以远眺东江的景观。但随着工作不断深入,我们发现面临的阻力远比想象中大。业主最终决定屋顶全部采用平层,全部作为办公空间租出。关于顶层公共性的设想只能停留在纸面。
顶层办公区©黄东华落地项目在 2019 年底开工,2020 年由于疫情原因暂停,年中复工,年底完成,如今已有一些机构陆续入住。从最终的效果来看,设计并没有得到完整地执行。如,出于节省造价的考虑,中庭空间内外的穿孔板幕墙被取消;一些公共空间的空间也被划分为办公室;楼宇内部进行了二次装修,加装了一台电梯,导致中庭被迫缩小。总体而言,最终实现效果与最初设想显然有一段距离。仅存的是改造初期设立的几个基本目标,如沿街立面的穿孔板效果,中庭的位置和基本形态,外观和室内品质等等,得到了一定程度提升。
▲中庭穿孔板幕墙细部
© 黄东华
项目图纸
▲轴测图
© 全体建筑
▲一层平面图
© 全体建筑
二层平面图 © 全体建筑
▲三层平面图
© 全体建筑
▲七层平面图
© 全体建筑
▲立面图
© 全体建筑
▲剖面图
© 全体建筑
项目:佛山七重花园
功能:办公楼改造
建筑设计:全体建筑
室内设计:业主团队
设计主创:刘琮晓,刘潇
设计团队:黄东华,杜冠之,詹潇宇,薛妍
施工团队:业主组建施工团队
设计时间:
2018-2020
小号小号
{{item.text_orig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