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人一世界,它或大或小并不足以代表生活的幸福度,只有身处其中感觉舒适才是美好。
在各自的世界里,它可能是一张小床、一个房间,或者只是一个盒子。但都存放着过去的回忆与现在相连,又将延伸到未来。由于一定的局限性,我们无法突破自我的「盒子」,但可以站在最贴近顶端的位置思考与审视,将空间象限无限延伸。
这里便是我的「盒子」——INBOX。
生活的千百模样,从家开始。这里是居住的物理空间,更是容纳情绪的载体。
那理想家应该是什么模样?
我想它应该是可以让居住者娓娓道来。因为它是被用心打磨过,每一件物品都是仔细挑选过后再带回家,而选物正是一件质问自己内心的事情。
空间是有局限,但在有限的范畴内就不必再设限,从而获得最大化的自由。
所以基于个人的生活需求,将三层的空间简单布局为一室一厅一卫一厨,将空间不局限于单一功能。每层都没有多余的墙体分割空间、阻隔视线,解开空间束缚让其自由交融流动。
少即是多,家里留一些白,拥抱生活更多的遐想空间。
家不是要出片的样板间
留些「痕迹」 才是自在生活
近几年里「断舍离」理念风靡,但比起空间零「杂物」,我更在意与过去的链接。所以在家里总能看见一些老物件,他们都承载着我的回忆;当然这里也有我的爱好,它们让家多了许多生气。
休闲区一角。
背景墙的木头取自日本雪山木屋,颜色交错纹理不一,颇具自然之感。再加上挂放着的滑雪板,恰好应景。
一层采用户外地板,车辆成功开进家里。
梁柱之间刚好用吊绳悬挂帆船,仿佛这个位置是为它而量身打造。上方船桨是由洞洞板的插件固定。
以前心爱的物品都委身于阴暗的柜子中,如今可以摆出来透透气了。
这面墙历经了好多个版本,因为每个季节会尝试对应的运动,从而不断去替换改造。装了拆拆了装,即使耗费心力,但这些都是认真生活的痕迹。
解开空间束缚
自由舒适地感受家的美好
开放式设计赋予空间更为开阔的视觉体验,削弱空间仅以功能性为导向的限制。
朋友在这里聚会、畅聊和娱乐,不受空间的束缚自由走动,自然舒适的场景构筑松弛社交场域。
壁炉并不单纯是一件装饰品,它不是静止的而是鲜活的,有跳动的火苗、摇曳的火光。
单在客厅区域就放置了3种壁炉(角落里的真火壁炉、茶几上的酒精壁炉以及楼梯下的水雾壁炉),火焰或灵动明艳或安静柔和,给寻求宁静与舒适的人一种「接近心灵,被爱包裹」的感觉。
晚上还会摆放一些蜡烛,多肉拼盘里也放了两支,特意用玻璃围着,不会烧伤植物。
暖黄色的灯光照亮一片空间,随坐随躺时看东西也很方便。
植物角已养三月有余,主位幸福树枝叶灵动,底部的珍珠草也已经连成一片,家里多了许多绿意和生机。慢下来照顾一草一木,让生活更有呼吸感。
闲暇时坐在绿植旁阅读,感受生活的平静。
直线楼梯线条简约,抛却过多繁琐修饰,干净利落延展空间。
一个好的空间
一定是可以成长以及被感知的
平时在这里制作日常轻食,处理鲜切食物,忙碌生活之余也不忘体验烹饪的乐趣。
对厨房区域进行储物改进,通过多功能收纳柜体令台面空无一物,简约美学与功能兼得。
不再划分功能界限,局限于单一空间中,开放式厨房消除烹饪者的「孤独感」,交流自然涌动。
家不是讲道理的地方,在这里可以放弃任何限制,比如明确的功能划分和物品的规则摆放。
在家里,最大化地让自己舒服即可。
所以每个区域中都设有舒适的躺卧家具,以身心的惬意去感受空间,在有限空间里实现多元生活场景。
瞧,红海和乔布斯处处都有「窝」了。
室内这一角是办公和阅读的好去处,木制桌椅书柜渲染出自然质朴的空间属性。书柜上摆放着专业书籍以及具有纪念意义的物品,存放着我的很多回忆。这里还留有空间,未来会将它不断填满。
夜晚中的书房一览。
轻松惬意与朋友观影、静谧灯光下独享安静、手磨咖啡和听歌等等可在这空间里肆意切换,享受居家生活。
卫生间简洁明朗,干湿三分离。拱门洞设计以及延伸的弧线线条,使视觉感受更显柔和,提升空间感。
家不是收纳盒,可以划分成不同功能的小格子。各个空间应犹如无数延伸的线交织缠绕,不可分割。
空间与空间延伸交错,人与空间相连接,没有多余的墙体阻隔,大面积的留白给生活的美好腾出空间,赋予空间自由与更多的可能性。
起居室犹如「飘在空中的城堡」,脱下成人的外衣,忘记社会法则,找回内心的童真和生活的纯粹。无论多大都要热爱童话、英雄和魔法,让我们在繁忙与奔波中停下脚步做个「白日梦」。落地窗连接内外空间,让光自然融入。透过窗户,各处生活之景尽收眼底。
灵动空间,就藏在设计的细节里。卧室特意开了一个「口」,打破空间的常规格局,在空间与空间中实现流动。张弛有度的空间处理,家的空间感与呼吸感倍增。
这是我的 INBOX 相信未来一定也会有更多的 INBOX,或许风格迥异但依然藏有自在生活。它们不仅是精细化的设计,而是纯粹的生活,有着生活痕迹的美。希望 INBOX 能够被拥有更多的「共鸣者」,承载更多的爱与生活。
{{item.text_orig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