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岸穹顶艺术中心由曾经亚洲最大的水泥厂 “上海水泥厂”的主要生产性设施“预均化库”改造而来。
坐落在上海西岸文化走廊的西岸穹顶艺术中心,由中国第一家湿法水泥厂“上海水泥厂”的预均化库改造而来, SHL建筑事务所(Schmidt Hammer Lassen)将这个圆形结构打造为举办表演艺术和体育赛事的璀璨舞台。
预均化是水泥生产过程中必要的一环,通过混合原材料使水泥原材料的化学成分达到稳定,从而形成用于后续生产的生料。改造前,该结构内曾有一台如时钟般不停运转的机器,用于混合石灰石及其他矿物。西岸穹顶艺术中心的适应性再利用正是从其过去的工业用途中汲取灵感,将曾经的原料混合器转变为如今的多元文化搅拌器。
工业遗存的破茧重生上海西岸文化走廊是亚洲最大的文化艺术区,拥有多家世界级美术馆和长达11.4公里的滨水公园。 SHL与西岸结缘自 2013年,彼时,SHL为2013年“西岸建筑与当代艺术双年展”设计了备受瞩目的“云展馆”。
蜕变新生的西岸穹顶艺术中心已经成为举办艺术展览、音乐会、舞剧、体育赛事等各类活动的理想场馆。自2023年9月对外开放以来,已有多个国际水准的文化活动在此上演——它是“SUSAS上海城市空间艺术季”的开幕式场馆、第十届“西岸艺术与设计博览”会的主场馆之一,还为知名舞蹈艺术家沈伟的浸入式艺术作品《融》提供了独一无二的创作灵感。
“早在2013年,我们就受邀参与畅想这座标志性穹顶结构的未来,在我们看来,这座穹顶是上海工业历史的见证,毫无疑问应该被保留下来。”SHL建筑事务所董事、设计总监Chris Hardie说道:“西岸一直是艺术与展览的舞台,如今它拥抱表演艺术与体育领域,我们的目标是为西岸丰富多元的文化景象创造一个灵活而独特的容器。”
适应性再利用在保留了预均化库具有工业特征和历史意义的穹顶和送料天桥的基础上,设计团队对这座工业地标进行了适应性改造。通过研究历史文献,原始的穹顶钢架被原样保留并恢复至其最初鲜明的橙色,与西岸标志性的橙色塔吊呼应,象征性地连接了穹顶艺术中心的过去与未来。为了适应建筑全新的功能定位,在室内新增了与历史结构完全脱开的钢结构,并采用灰色强化可识别性。
屋顶选用新型半透明聚碳酸酯材料取代原有的封闭金属屋面。白天,自然光线透过可调光的屋面系统洒满室内中庭,从室外也可以看到还原成初始橙色的保留结构;夜幕降临时,建筑则变身为一盏柔和的灯笼,散发出温暖的光芒。
建筑内部环绕近3000平米的圆形大厅植入了底层的公共门厅和二层的观演回廊等灵活功能空间。建筑首层立面采用了以回收玻璃颗粒为骨料的GRC面板和废旧玻璃压制而成的装饰板,这些低碳环保材料的创意使用赋予了建筑独特的质感和表现力。
SHL建筑事务所副董事、项目总监陈超说到:“历史建筑的改造,本身是一个把空间和结构回收后再利用的的过程,所以我们在材质表达上也特别关注带有回收与再生特色的创新材料,以此实现改造项目全方位的可持续性。”
激发区域活力承载了中华百年民族工业历史的西岸在上海2040城市总体规划的指导下,正在形成亚洲最大规模的文化艺术区。SHL与西岸结缘已久:2013年,SHL受邀为第一届“西岸建筑与当代艺术双年展”设计了一系列展馆,其中原本计划只进行两个月展览的临时装置“云展馆”因颇受公众喜爱被保留下来,成为如今的“网红”7-11便利店。之后SHL在西岸还完成了S2展馆、春申港水岸汇等多个作品,S2也是2023年“上海城市艺术空间季”的展馆之一。
2024年9月,SHL设计的西岸大剧院即将建成并对公众开放。穹顶艺术中心和西岸大剧院构成的“双剧院”位于由原水泥厂片区整体转型而来的西岸梦中心承上启下的节点上,将共同激活属于西岸的独特文化艺术氛围,实现从“工业锈带”向“生活秀带”的转变。
上海西岸开发(集团)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叶可央表示,西岸的这些工业遗存的改造,既是对原来的整个区域发展的历史尊重,同时也能看到对于可持续和创新的关注。“我们希望在这样的空间里注入新的活动功能,让历史和未来的对话、工业和艺术的对话,都能够在这个容器里面,重新被激活和发声。”
{{item.text_orig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