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颢
“湾仔活动中心”坐落于校园的最西端,向东面朝大学标志性的中央大草坪。整个建筑下沉了1.5m,避免了大体量的建筑物对校园的压迫感,同时也暗示着需要某种方式加强校园与建筑之间的互动和关联。
感谢
张大为建筑工作室 + 左通右达建筑工作室
2018年,我们接到了雄安华润大学“湾仔活动中心”的设计任务。这对年轻事务所来说,是幸运、更是挑战。
▲项目外观:东立面
© 陈颢
第一次去项目基地华润大学是在2018年的盛夏,校园依水而建、绿树成荫,是20世纪末的设计风格。两三层高的红砖坡顶建筑群落在高耸的绿树衬托之下,尺度感被缩小,和自然环境相辅相成、融为一体。我们被校园现有的平和状态所感染,于是开始这一次对环境“得体恰当”的介入过程,引入了一些新鲜元素。这也是一次与环境和自然进行融合的过程。
▲西南立面©陈颢“湾仔活动中心”坐落于校园的最西端,向东面朝大学标志性的中央大草坪。整个建筑下沉了1.5m,避免了大体量的建筑物对校园的压迫感,同时也暗示着需要某种方式加强校园与建筑之间的互动和关联。作为多功能展览馆,外观上保持了与老楼一致的方形体量和总高度,它的内部增加了一个夹层,在扩大了建筑面积的同时创造了一个10m净高的空间来满足多功能使用需求。
▲左:场地鸟瞰图;右:校园总平面图。©陈颢©大为建筑工作室
▲湾仔中心与场地的关系
© 陈颢
方案最大化利用了地处的位置和视野:在屋顶提供了观景平台,把校园景色尽收眼底;为了串联“湾仔活动中心”底层内部空间和校园室外的活动,在建筑东侧向外延展出了一个景观坡道,既解决了1.5m的场地高差问题,也便于大规模展览活动的使用。
▲南立面
© 陈颢
▲西立面
陈颢
模糊尺度
关注尺度是为了协调人和建筑之间,新旧建筑之间的关系。
1. 根据校园步行动线和视线分析,在视觉上消减新建筑过大的体积外形;
2. 利用建筑表皮,来模糊新建筑楼层的数量,从而弱化它的体量感和边界范围;
3. 同时建立室外和室内2种建筑尺度,通过切换,让建筑和场地环境形成自然的过渡。
▲一层前厅
© 张大为建筑工作室
▲湾仔中心综合馆
© 陈颢
▲一层入口望向综合馆©陈颢半透明如何在材料有限的物质属性之下,提供更多感知体验的可能?我们希望在不同时间、气候和光影条件下,在漫步过程中,建筑既能呈现出老楼的坚实牢固的物质属性,又可以提供晶莹剔透的属性感受。
▲2号展厅望向1号展厅
© 陈颢
▲1号展厅
© 陈颢
为了谦虚也不失个性地呈现团结紧张、严肃但活泼的校园氛围,新建筑采用了双层幕墙系统(内侧玻璃幕墙,外侧竖向铝质格栅)将一种半透明的渗透性引入建筑外立面,模糊室内和室外的界限,给原有的场地环境带来一些积极的响应。
▲1号展厅
© 陈颢
湾仔中心2层©张大为建筑工作室光光的虚幻本质和迷人之处,依赖各种媒介而被感知。颜色、温度、材质、触感等等都能成为翻译光意的语言和工具。我们尝试组织不同类型的光,结合建筑、场地和景观,对应不同功能的使用需求。白天的阳光洒入室内,在阴影中显得熠熠生辉;夜晚从室内渗出的光线,哪怕一丝缝隙也能感受到光的温度。
一层 北入口© 陈颢
▲二层 1号展厅望向2号展厅
© 陈颢
▲楼梯间
© 陈颢
面对红砖老楼,新建筑表皮金属材质的半透明属性,通过白天夜晚自然光和人造光源投射方向的转化,在不同的时间段里呈现出来,让建筑显得轻盈舒展。
▲北立面
© 陈颢
▲西北立面
© 陈颢
项目图纸
▲总平面图
© 张大为建筑工作室
▲一层平面图
© 张大为建筑工作室
▲东立面图
© 张大为建筑工作室
▲南立面图
© 张大为建筑工作室
▲西立面图
© 张大为建筑工作室
▲北立面图
© 张大为建筑工作室
▲场地剖面1
© 张大为建筑工作室
▲场地剖面2©张大为建筑工作室项目名称:华润大学“湾仔活动中心”项目类型:教育建筑项目地点:雄安新区建筑设计与室内设计:张大为建筑工作室+左通右达建筑工作室设计总监:张大为,王旎项目主管:张大为设计团队:寿大光,杨树军,赵广文,范意任业主:华润大学(现改名为华润学习与创新中心)建成状态:建成设计时间(起讫时间):2018.8-2019.4建设时间(起讫时间):2019.6-2021.10用地面积(平方米):1400平方米建筑面积(平方米):2500平方米合作设计院: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结构顾问:刘粟机电顾问:相利互生建筑工程咨询(北京)有限公司照明顾问:关永权灯光设计公司施工单位:华润建筑结构类型:钢结构主要材料:蜂窝铝板,钛锌板 ,铝格栅摄影:陈颢,张大为建筑工作室媒体顾问:俞怡人小号小号
{{item.text_orig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