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地点:上海市淮海中路
2. 设计时间:2002年
3. 面积:约360平米
4. 主要材料:水泥板、现浇混凝土墙、橡木夹板、墙纸、青石板、木地板、玻璃
5. 摄影:李亮
如今,在上海的大街小巷,仿旧上海风格的设计几乎是随处可见,在延续了历史文脉的同时也给人们带来了厌倦。
九十年代末期,上海的餐饮娱乐场所曾经刮起一阵仿三四十年代殖民地风格的热潮,原来的海上星西餐厅就是这一热潮的产物,在市场上有一些小名气。这次由于政府规划导致新餐厅搬迁而需要重新设计。业主本来的意图只是想将原样照搬过来,以体现“上海风格”。起先,在业主的脑海里,上世纪三四十年代的繁华才是“上海风格”,新餐厅必须有“上海风格”。而设计者则认为复制旧上海风格的餐饮环境对业主的市场而言并非是一条有太大生命力的路子,加入这一行列并没有多少意义。
今天的上海与从前比已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不同的文化又一次大规模的在这个城市交融,呈现出多元且复杂的状态。越来越丰富多彩的生活体验,层出不穷的新鲜事物无时无刻不刺激着大众的兴奋神经。大众的兴奋程度对消费市场自然也就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关于上海风格,设计者认为只要是在上海出现的任何事物都属于上海,自然也就是上海风格。做出能引起大众兴奋的新的餐饮环境无需自己给自己套上“上海风格”的框框。以此为理由,说服了业主,决定将新餐厅做成原创风格的实验。
场地在一栋三层框架结构大楼的底层。略呈三角形状,只有朝南一面有些不大的窗户,窗外是人行道、淮海路。北面,十几年前造房子时曾留有一个小天井,后来被搭建为厨房。再北面是居民区。这次决定恢复原来的天井。由于房层较低,(梁底标高2.9m),加上窗户太小、太少,整个空间显得有些压抑。
在资金上,业主不想投入太高的成本,虽然此次餐厅的市场定位要高于原来的餐厅,但要求尽量少用高档材料。设计者也并没有认为“高档”的东西一定要用高档的材料来做。
经过思考,决定了以下策略:避开场地空间的不利因素,挖掘利用有利的一面;以一种抽象的手法为框架进行设计,适当利用一些元素以引起人们对新、旧上海的联想(也许有些牵强);以相对低价的材料为主要建材。营造的重点是几个对立面的统一:1,空间的通透与遮掩的对立;2,气氛上朴素与华贵的对立;3,情绪上内敛与张扬的对立;4,色彩的低沉与亮丽的对立。
首先,为了取得更好的采光效果,拆掉了北面的墙,换成无框玻璃大窗,使之与天井在视觉上联为一片。淮海路一侧的窗户也被扩大换成无框玻璃。空间内部的主要线条均为横向构图,且都是由淮海路方向指向内部的天井。东面部分白色长条状吊顶,有一部分穿过北面窗上的外墙,插入天井,更是把人的视线引向了天井。横线条强调了水平构图,使空间产生了比实际尺寸更大的错觉,同时也使空间产生了流动感。几组钢框与玻璃制成的通高屏风,以及几组水泥板、大理石和木板饰面的低隔断,把空间分隔成了几个不同氛围的区域。对遮遮掩掩与一览无余之间的平衡,塑造了一种类似于江南古典园林时藏时露的空间情趣。由于天花不是很高,因此大部分采取了暴露原天花的方式,只有几个局部做了不同形式的吊顶。在相对粗糙的暴露式天花的映衬下,几处吊顶显地格外精致,尤其是中间两片金色椭圆吊顶,加上嵌入其中的水晶吊灯,使天花层次分明。
涂成黑色的暴露天花、立面上深灰色的水泥板、深咖啡色的木饰面以及深色的地面材料一起构成了餐厅沉稳厚重的色彩基调。白色与金色吊顶、大红色屏风打破了暗色的沉闷,在暗色的衬托下越发显地鲜艳夺目,为餐厅带来了华丽气息。这些也许能使人想起上海纸醉金迷的昔日繁华。天井的院墙原来是低矮的简易砖墙,为了遮挡墙外的居民区的视线(又不能遮挡居民区的阳光),围墙被略微加高。在内部,紧贴原来的砖墙浇铸了一层100mm厚的水泥墙,使简易的砖墙得到了加固,强化了天井的围合。灰色的水泥墙与室内水泥板的颜色联为一片,天井成为了室内空间的延续。在天井内种植的几竿翠绿的竹子,与室内的金色、红色等色彩相映成趣。这些由人行道上就可以一眼望到。在大城市不可多得的天井被诗意的升华。
室内的家具根据区域被分为主要的三种,使每一个区域之间的划分更加明显。有的区域适合喝咖啡聊天,有的区域则更适合用餐。
为了丰富空间中的视觉元素,设计者创作了内部的两幅壁画与两组雕塑。一幅壁画是一张上海浦东陆家嘴有东方明珠电视塔的照片,电视塔被超现实的复制了二十个,不知还算不算“上海风格”?另外一幅是餐厅东侧一面11米的长墙,按照音乐般的韵律排布了几十张拍摄新旧上海的照片,使客人有了一个可阅读的装饰。两组由生锈的钢板焊制的抽象雕塑,一组放在入口门厅,一组放在天井中部,成为了天井的焦点。
什么是“上海风格”?最终这个问题没有人回答。
用餐大厅
沿街外立面
进门望大厅
后天井
休闲角
休闲角
吧台
分隔空间的屏风
用餐区
分隔空间的隔断
穿墙而出的顶部造型
后天井的清水混凝土墙细部
平面图
{{item.text_orig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