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山红坊,十里钢城。Aedas在长江右岸的武钢红坊历史风貌保护区旁,打造了一座集酒店、公寓、办公、商业于一体的人文建筑,在过去与未来相互交融中,将历史记忆融入现代便捷的人居生活。
作为我国首家大型钢铁企业——武汉钢铁公司——最早的家属区,武钢红坊见证着我国工业化发展,以及钢都武汉的变迁。红房子围合出的一个个大院,如同一座城中城,承载着老人家的乘凉闲聊、小朋友的嬉戏游乐,交织融合成为相互交流、邻里和睦的集体生活。六十余年,鲜明工业基因推动着这个华中工业重镇的崛起,大院式生活也成了一代人的城市记忆。
武钢红坊历史风貌保护区
项目所在地
“武钢红坊的重要不仅仅是因为极具特色与辨识度的建筑风貌,而是因为它代表着一代人的生活,一种城市关系,以及所凝练着的时代精神和历史意义——特定时期下国家发展的缩影。我希望通过建筑延续这段城市记忆,从风貌到空间以及内在的生活方式,全方位演绎现代化的新红坊。”项目设计董事,Aedas全球设计董事王烨冰谈道。
武钢红坊的过去与现状
武钢红坊的过去与现状
Aedas充分尊重原城市设计原则,在一链、一印、两章、两坊的全新格局下,以商业之章、塔楼之印,保留武钢囍印肌理,多维度传承武钢精神,将经典的大院社区空间引入当代商业生活方式。
01
新红囍商业之章
武钢红坊以红砖、红墙、红屋顶搭建出犹如红囍的建筑群,设计提取了红坊鲜明特色的坡屋顶以及立面肌理作为设计元素,并保留了其空间排布特点,以红印为概念,在地块中央打造出犹如红双喜的商业之章。
设计概念手绘稿
融入红坊肌理
设计保留原城市设计的轴线结构,通过一条贯穿南北的中轴线连接临江和街坊两个高价值城市空间。住宅塔楼依次布局于中轴两侧,形成居住生活的东西两坊;奢华酒店和超甲级办公的商务塔楼沿江设置;而容纳会议中心、体育中心和商业街区的休闲商业空间位于中部,作为整个片区的衔接。设计通过体量错动及朝向调整,让各塔楼景观资源最大化,尽享江景、坊景、院景多维度景观。
体量生成示意图
设计巧妙地选取“红印”为概念,将红坊肌理特色融入中部休闲商业空间。沿用青山红坊最具特色的坡屋顶,保持城市天际线的历史风貌。并创新地使用回收红砖、陶土板等材料,将红砖立面融入建筑,建筑整体沿南北向逐渐抬升,生成犹如红印的建筑轮廓,在空间上呼应红坊的“囍字”布局,与城市肌理自然融合。
融入红坊肌理
02
江岸塔楼之印
沿江伫立的两座商务办公塔楼延续了一致的建筑语言,设计选取“章”为概念, 以玻璃幕墙与石材背衬相结合方式,呈现出如同玉石印章的建筑轮廓,与红印相呼应,一左一右,一高一矮,错落有致的天际线塑造出隽永的青山江岸新形象。
犹如红印的建筑轮廓,呼应红坊的“双喜字”布局
奢华品牌酒店入口
03
现代化大院氛围
“大院式生活的精髓在于公共空间的多样化使用,不同的功能需求都可以在庭院和街道中达成,形成不同人群间的交流互动。”
大院式生活
设计充分利用红坊原有多样性的空间类型,打造具有红坊特色的商业围合。延续大院的户外大庭院风格,充分利用空间,在不同业态间打造多个地面及地下广场节点,将丰富的功能集中设置。通过开放外生的公共空间、生态花园,模糊业态边界,让交流、表演等丰富的活动在此产生,带来极富互动的全新城市生活体验,以此唤回大院的邻里氛围。
充分利用红坊原有多样性的空间类型
由巷弄街坊连接的商业空间
同时,设计通过空中连桥构建不同业态以及不同地块间的连接,在纵横交错的建筑体块开口间, 以尺度宜人的街道,为人们提供了视线的延伸和林荫步行体验,一同打造便捷立体的复合空间,激活片区。
尺度宜人的林荫街道
“青山红坊为片区的发展提供了独一无二的文化底色,我们希望在历史与现代的对话中,将武钢精神传承下去,以崭新的青山滨江形象,为市民打造乐活人居空间。”Aedas全球设计董事王烨冰如是说。
位置:湖北武汉
设计及项目建筑师:Aedas、中南建筑设计院
业主:武汉华侨城滨江置业有限公司
建筑面积:285,000平方米
竣工年份:进行中
Aedas主要设计人:王烨冰,全球设计董事
{{item.text_orig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