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肥离子医学中心作为合肥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创新平台之一,项目建成后将依托质子放射治疗中心,打造“2个基地,3个中心”,建立国际水准的粒子线放射治疗示范基地、国产离子医学装备比对验证实验基地,建立人才培训中心、新技术研发中心、国际学术交流中心,助力合肥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建设。
项目概况
合肥离子医学中心项目位于安徽省合肥市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长宁大道与燕子河路交叉口东南侧,基地用地面积46214㎡,总建筑面积33474㎡,是集肿瘤诊断治疗、质子超导技术临床应用研发、质子装置教学培训为一体的综合建筑,由医疗主楼及若干配套设施组成。
项目引进一套由美国瓦里安(Varian)提供的ProBeam质子治疗装置,用于癌症病人的肿瘤精准治疗。瓦里安质子治疗装置是世界上目前为止最为先进,对人体治疗过程中也是最为安全的治疗装置,此次是瓦里安的质子治疗装置首次在中国大陆安装。
独特理念
合肥离子医学中心采用分区明确的总体布局,合理的功能区域设置,便捷合理的交通组织,富有层次的空间绿化组合,强化了尊重当地气候条件的生态策略。
建筑内部空间以“功能集中、弹性应用”为主旨,同时考虑人性化空间的需求,进行各功能区规划。将各主要交通体结合医疗功能布置,以规则柱网和模块化空间争取可变性空间。同时,注重公共设施空间的设计, 创造舒适优质的医疗康复环境。内部交通流线规划以明确、单纯及功能分离的理念,塑造明确清楚的动线架构,使内外部使用者均能迅速到达目标空间。主要物流动线考虑清污分离,确保感染管制要求。
以人为本,人性关怀
入口大厅不再局限于传统的出入院受理、收费、导医等设施,空间进一步扩大,将银行、咖啡店、休憩区甚至于文化设施和绿化也引入。通过高大共享的公共交往空间,营造亲切、轻松的气氛,减轻患者压力。
三层住院部围绕两个室外绿化庭院展开,病房设在庭院的南侧和西侧,有良好的朝向和视野,医生工作区布置在两个庭院的中间,北侧是医生办公区。三层设环通外廊,病人可在不同的天气在外廊散步,同时欣赏二层的屋顶绿化。
简洁统一、经典稳重的立面设计
建筑立面采用现代简约风格,立面主要采用砖红色的陶板,强调建筑的体块感,同时整体的横向线条使整个设计舒展有力,银灰色窗框的点缀使立面的造型更显丰富。陶板、玻璃和铝板的材质运用既统一,又虚实有致、富有变化,突出了立面的横向延伸感和立面质感的层次性,形成了简洁统一的现代风格和稳重大气的建筑个性。
技术创新
项目引进一套国际上最先进的肿瘤放疗质子治疗装置,包含3个旋转机架治疗室,1个水平固定束治疗室,1个研发用治疗室及配套的工艺机房。这套由瓦里安(Varian)提供的ProBeam质子治疗装置工艺要求严格,对于所处环境的结构微振动及沉降,混凝土表面的平整度及预埋管线的精度,环境空气的温度、湿度、空气悬浮物,工艺冷却水控制系统等都有很高要求的规定性指标。
结构微振动及沉降控制在质子治疗装置的正常运行过程中,建筑物基础底板振动的最大振动速率不应超过100 μm/s。基于此要求,振动控制采取现场实测和数值模拟计算分析两种方法,分阶段测试,进行动态设计。增大质子区底板刚度,提高其自振频率,且在振动影响比较大的机电设备机房地面设置浮置楼板,满足质子装置要求。项目采用桩筏基础,增加筏板厚度,增加单桩抗压承载力及水平承载力,用于满足质子区对底板沉降非常严格(沉降速率小于0.2mm/10米/年)的沉降控制要求。
辐射屏蔽设计质子治疗装置的正常运行过程中会产生大量辐射,屏蔽设计至关重要。混凝土是最经济的屏蔽材料,本项目最厚的混凝土墙达到了4米,但大体积混凝土的自身裂缝控制也是重中之重,在多次的试块实验后,对混凝土浇筑时大气的温度、混凝土的入模温度、添加剂的选择、养护期的湿度控制均给出详细的参数,确保达到控制要求。
应用BIM技术提高预埋管线的精度
工艺冷却水控制系统
工艺冷却水为装置降温,保障质子治疗装置在瓦里安允许的温度下运行,束流线内的磁铁,回旋加速器,配电间的配电柜,低温压缩机等均有不同的水温控制,在装置运行瞬间发热时要将设备温度控制在±1度内。设计上将工艺冷却水分设若干个1次和2次回路,确保装置设备运行温度在允许范围内。
合肥离子医学中心
建设单位:合肥离子医学中心有限公司
建设地点:安徽省合肥市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长宁大道与燕子河路交叉口东南侧
用地面积:46214㎡
总建筑面积:33474㎡
建筑层数:地上三层(含夹层),地下一层
建筑高度:23.2m
总床位数:44床
设计时间:2016年9月-2017年5月
竣工时间:2019年12月
设计单位:上海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合作设计:Stantec(方案、扩初)
上海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团队成员
设计负责人:陈国亮、邵宇卓
项目经理:竺晨捷
建筑设计:沙菲菲、王纯久、朱海华、陈嫣、严晓东
结构设计:贾水钟、王沁平、焦运庆、王湧、崔奇岚
电气设计:万洪、周小梅、薛然文、谢俊
暖通设计:张伟程、滕汜颖、饶松涛
给排水设计:赵俊、钱锋、高龙军、戴鼎立
绿建节能设计:孙斌、燕艳、李建强
BIM设计:孙彬、郎垚、涂伯阳、蔡晶晶、朱广祥、刘涛、刘秋月
获奖情况:
第十届“创新杯”建筑信息模型(BIM)应用大赛-医疗类BIM应用第二名
2018全球工程建设行业AEC卓越贡献三等奖
第四届国际BIM大赛最佳BIM施工企业奖
{{item.text_orig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