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上海城市空间艺术季(第五届)(Shanghai Urban Space Art Season 2023简称SUSAS 2023)是自然资源部与上海市政府合作协议项目,由上海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局、上海市文化和旅游局、徐汇区人民政府、长三角生态绿色一体化发展示范区执行委员会、嘉定区人民政府、青浦区人民政府、松江区人民政府、奉贤区人民政府、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临港新片区管理委员会共同主办。 2023上海城市空间艺术季9月25日正式对公众开放,展览持续至11月20日。全市范围内“1+6+13”共20个展区将共同演绎“共栖”这一主题,包括“1个主题演绎展区、6个重点样本展区、13个实践案例展区”,充分展示上海先进的生态发展理念和技术方法,推动生态网络建设,呈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生态之城。
主题演绎展区 徐汇西岸南段,龙耀路至淀浦河5公里滨江地区 重点样本展区 长三角示范区元荡地区 嘉定新城(嘉北郊野公园漳浦河段) 青浦新城(青溪园、天恩桥、青浦城市展示服务中心、油墩港、南箐园) 松江新城(五龙湖休闲公园、月季园) 奉贤新城(庄行郊野公园东片区) 南汇新城(二环带春花秋色公园) 实践案例展区 浦东新区(森兰绿地、沔青公园) 黄浦区(活水公园、滨江半淞园段和西凌家宅路、 苏州河岸、河南中路沿线和山北街区) 静安区(苏河湾公共绿地) 徐汇区(上海音乐学院周边) 长宁区(外环林带生态绿道) 普陀区(长三角一体化绿色科技示范楼和李子园公园) 虹口区(和平公园) 杨浦区(杨树浦电厂遗迹公园和灰仓艺术空间、共青森林公园滨江段) 宝山区(钢雕公园节能环保园) 闵行区(上海马桥人工智能创新试验区) 金山区(金山廊下郊野公园) 松江区(叶榭镇井凌桥村) 崇明区(陈家镇˙东滩地区)
▼2023上海城市空间艺术季 – 先导片
01 主题演绎展区
主题演绎展区位于徐汇西岸南段,龙耀路至淀浦河5公里滨江地区。其中,空间艺术季开幕式所在的“穹顶艺术中心”——原为龙华水泥厂预均化库经过二次改造焕新登场;淀浦河北岸的原白猫洗涤剂厂库房则改造作为本届的“白猫主展馆”,集中展示了四个板块的室内展品,并以多条廊道串连其中,形成内外融合的参观游线;位于S2水岸汇的十年回顾展《每一季都是一个新的开端——上海城市空间艺术季十年展》则展现了SUSAS自2015年以来的辉煌历程。展览共邀请了来自中国、法国、意大利、西班牙、丹麦、荷兰、希腊、以色列、美国、澳大利亚、新西兰、韩国、阿根廷、立陶宛等14个国家和地区的140多个参展人/团队/机构,如艺术家邱岸雄、Tango、法国的艺术家夫妇克莱达特&佩蒂皮耶、徐戈、刘毅、曹明浩&陈建军等,建筑师张永和、柳亦春、张斌、刘宇扬、张佳晶、一专一村、无名营造社等,国内外机构密斯·凡·德·罗基金会、罗马二十一世纪艺术博物馆、丹麦扬·盖尔建筑事务所、中央美院设计学院、上海自然博物馆、山水自然保护中心、平行空间、或然景观与苏州市园林博物馆等,共同呈现30余个室外展项和70余个室内展项。
▼2023上海城市空间艺术季《共栖 METro-BIOSIS》
穹顶艺术中心——开幕式场馆
其中1个主题演绎展区位于徐汇西岸南段,龙耀路至淀浦河5公里滨江地区。其中,空间艺术季开幕式所在的“穹顶艺术中心”——原为龙华水泥厂预均化库经过二次改造焕新登场;由原白猫主展馆集中展示了四个板块的室内展品,并以多条廊道串连其中,形成内外融合的参观游线;位于S2水岸汇的十年回顾展《每一季都是一个新的开端——上海城市空间艺术季十年展》展现了SUSAS自2015年来的辉煌历程;散落在滨江的30余件室外展品集结了建筑、景观、公共艺术等多个领域的创新成果,为这片焕然一新的公共空间带来了丰富多彩的体验。在展区中,观众可以跟随策展人的脚步,更可以自由探索,体验“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生态城市之美。
▼穹顶艺术中心 © 上海城市空间艺术季,摄影田方方
▼穹顶艺术中心室内 © 上海城市空间艺术季,摄影田方方
原白猫洗涤剂厂库房——主题演绎展馆
淀浦河口沿岸的上海白猫集团厂房将作为 2023 上海城市空间艺术季的主展馆。如何让旧工业遗迹与当代公共艺术空间交融共晖成了设计的关键:既服务于主题“共栖”——将滨江公共性最大程度释放,又能在新与旧之间取得平衡。设计保留了厂房主体结构和大部分立面原貌,仅对内部空间进行翻新和改造。外部空间设计,从由楼梯与坡道组成的漫游体系,最大化保留原生植物的同时外部动线无障碍地到达各层展区同时满足驻足观景的需要。脚手架成为了首要考虑的建构要素,不仅能够实现快速建造,还允许植物在其之间生长,延续其滨江原有的生态体系。
▼2023上海城市空间艺术季 – 白猫主展馆CG
白猫主展馆内的作品在“共栖”主题之下,分为四个板块依次展开:从“与谁同栖”的关注,到“置身事内”的思考,再到“都市之策”的展望,最后到“自然答案”的期许。 “与谁同栖”,一个自言自语的发问,关注到人们习以为常的自然要素、动物植物,甚至是人工智能带来的潜在影响。 “置身事内”,一种反躬自省的态度,以跨媒介的展览内容,发人深省地讨论自然、环境、人、城市等概念背后隐藏的千丝万缕的想象。 “都市之策”,一种宏观叙事的策略,通过三条线索组织,呈现关于“都市与环境”的未来规划和历史对话,激发大众对于都市的认知和行动。 “自然答案”,一种转向日常的探索,见微知著地展示生物多样性设计、公共空间使用设计以及生态远见设计的多维探索,展开更广泛的“共栖”对话。
▼白猫主展馆鸟瞰 © 上海城市空间艺术季,摄影田方方
▼白猫主展馆外观 © 上海城市空间艺术季,摄影田方方
▼《白猫留声机》 © 上海城市空间艺术季,摄影田方方
▼《猫知道方向》 © 上海城市空间艺术季,摄影田方方
同时,在滨江沿线加强了生物多样性环境设计,增配体量灵活小巧、功能丰富多元的“六艺亭”等服务设施,增加了儿童活动、体育运动场地,也植入了更多表达共栖主题、有趣可互动的装置和艺术作品。市民能到展区看展休憩、发现空间的变化,感受自然的魅力,探索都市生活中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关系。如《岛》《桥下舞台》《复园》、《河图洛书亭》、《生境花园》《风之屋》等都已在开幕式前已完成,迎接着观众的到来。而其他作品也将在展期内逐步完成,为艺术季增添更多的色彩和魅力。
《岛》 潘山、周啸 / 翡世景观(目前已建成) 《Island》 Shan Pan, Xiao Zhou/FISH DESIGN
人类世(Anthropocene) 是一个尚未被正式认可的地质概念,用以描述近三百多年人类活动对全球生态系统造成巨大影响的时代。这一概念影射出如何去定义生存环境并与之共栖,是这个时代最重要的问题之一。本案用简洁、低维护、低成本的设计手法阐述了对“共栖” 的思考。碎石地面代表了人类文明的长河,几座圆形“岛屿” 表达了人与环境的共栖,几棵艺术化处理的大树将人类对自然的改造抽象和提炼出来,引发观者思考。
▼潘山、周啸-翡世景观-《岛》 © 上海城市空间艺术季,摄影田方方
《桥下舞台》 刘可南 / 旭可建筑(目前已建成) 《Arena Under Bridge》 Kenan LIU/ Atelier XÜK
场地所在的桥下空间已经被市民作为演奏场所进行使用,本设计将桥下和桥外空间用 “公共舞台” 串联起来,打通从滨江到张家塘港的动线,使场地成为事件发生器。钢架化作线索呼应桥下区域和桥外场地,与基础设施“共栖”。最终,设计呈现出两组表演与观看的关系、两个不同氛围的场域、两次不同节奏的翻越,吸引市民到此打卡驻留,激活整个场地空间。
▼刘可南-旭可建筑-《桥下舞台》 © 上海城市空间艺术季,摄影田方方
《复园》 郭怡妦、孙田 / 或然景观 薛志坚 / 苏州园林博物馆(目前已建成) 《Parallel Gardens》 KUO Yi-Fong, SUN Tian/Possibilism Design Studio / XUE Zhijian/Museum of Suzhou Gardens
上中隧道临时绿地的基底是工业遗址,功能是临时苗圃。场地阅读与激活的过程,即是Peter Latz提出的Syntax of Landscape探索。往昔工业场地中部六道南北向墙体,暗示东西向五组类似古典园林“复廊”的并置空间。由南而北的三路,在作品中,也呈现从自然斑块到规整几何,从滨水荒野到人工介入的渐次变化。日间自然教育导览、夜间投影公共展示园林与景观,与少长同道共襄盛举。“共栖” 可以是一种并置,“共栖” 可以是一种复合,“共栖” 可以是一种协同。西岸的这片“共栖”场地因生态与人文的融合成为“复园”,既是后工业地景,也是江南园林。
▼郭怡妦、孙田-或然景观-薛志坚-苏州园林博物馆《复园》 © 上海城市空间艺术季,摄影田方方
《河图洛书亭》 张佳晶 / 高目建筑(目前已建成) 《Magic Square Pavilion》 Zhang Jiajing/Atelier GOM
河图洛书亭由传统自然万物与人的共栖共存的意向出发,以中国文化源头的河图洛书为依凭。将空间划为九格,如填入数字的话,东南西北四个方向为奇数属阳;四个角填偶数代表阴;中央极数为五,故将其留空。屋顶也根据河图洛书所代表的星象朝不同方向旋转。在室内抬头仰望,通过屋顶的窄窗将视线引向深空,个人的渺小和宇宙的辽阔在此相融。
▼.张佳晶-高目建筑-《河图洛书亭》 © 上海城市空间艺术季,摄影田方方
《撒野》 Hassell铿晓设计咨询(上海) 有限公司(目前已建成) 《Run Wild》 Hassell
本次作品位于长桥水厂旧址,划船俱乐部外围绿地。让场地从一片入侵物种“加拿大一枝黄花” 掩盖的状态中,被释放出来,初衷旨在让其成为植物们的共栖之地。1) 去除,我们拔除入侵物种后,许多本地植被露出了地面。它们因为一枝黄花的影响,生长受阻。2) 帮助,我们保留了这些自然播种生长的本土植物,将他们作为场地的主人,迎风向塑造地形,用以鼓励和助力更多的自然撒种和自由生长。3) 邀请,昆虫旅店和撒野场,用轻介入的方式给这片原野带来更多烟火气。4) 撒野,在这片我们帮助下不断成长着的场地里,大树与大人们漫谈,小树与孩子们做伴。
▼Hassell-《撒野》 © 上海城市空间艺术季,摄影田方方
《风之舞动》 Sasaki善启设计咨询(上海) 有限公司(目前已建成) 《Dance of Wind》 Sasaki
“风之舞动” 儿童游戏场呼应了西岸凤巢建筑设计概念中风的感觉。在项目南侧创造出了一个灵动的公共开放空间,为儿童活动、各种自发户外活动,小型表演、产品发布以及家庭聚会提供了可能性。作为一个整体的设计与绿色草坡结合,还兼顾了打造龙耀路绿色森林的重要节点。“风之舞动”,也意味着将如风般流动的曲线吹进场地,在地面上留下了风的痕迹,形成了由坡道、步行道、游戏墙、游戏区、树林和骑行体验区等组成的多层环绕空间。同时,与大草坪充分融合并向四周蔓延,与动感的建筑幕墙一起捕捉风的动感形态。
▼徐戈-《风之屋》 © 上海城市空间艺术季,摄影田方方
其他空间、环境类作品 Other space and environment works
▼众建筑-x-法拉利技术织物工业集团-《卷叠儿-叠儿卷》 © 上海城市空间艺术季,摄影田方方
▼孟凡浩-line-建筑事务所-《砖的N次方》 © 上海城市空间艺术季,摄影田方方
▼刘阳-大料建筑-《进山的孩子》 © 上海城市空间艺术季,摄影田方方
▼5D x 筑新-《龙卷风》 © 上海城市空间艺术季,摄影田方方
▼钟云舒-《起承转折》 © 上海城市空间艺术季
02 重点样本展区
6个重点样本展区,包括长三角绿色生态一体化发展示范区和嘉定、青浦、松江、奉贤、南汇五个新城的相关展区,其中,示范区展区位于上海青浦和江苏吴江交界的元荡地区,是示范区生态修复、功能提升、岸线贯通的标杆项目,五个新城的嘉北郊野公园、庄行郊野公园、五龙湖公园等是新城绿环上重要的环上公园,结合空间艺术季活动,进一步强化生态本底,提升郊野景观,加强文化艺术植入,打造都市旅游休闲目的地。
长三角示范展区 – 元荡展区 绿色共建 跨域共生
元荡展区是示范区“一河三湖”生态格局中横跨上海和江苏的核心跨界水体,具有良好的生态基底。目前通过分区分级防洪、生态护岸改造、湖底地形重塑等方式已基本实现水环境生态修复和23公里生态岸线的全线贯通。展期将在元荡地区的步行桥至芳虹桥段通过生态科普标识及露营工作坊、学术论坛等活动,讲述无感跨域、生态修复的故事。
▼元荡地区跨界步行桥
双祥村展区 城乡共生·原乡诗意
双祥村乡村实验基地位于金泽镇和元荡展区北部,是上海大都市圈乡村振兴示范引领实践地。基地以全新的建筑改造和环境整理,为当地村民、乡村责任规划师和专家学者提供学术交流、驻地工作、生态农业实验及日常服务场所。双祥村乡村振兴实验室及周边荷花池、农田等乡野空间,在空间艺术季中将通过主题展览呈现全域土地综合整治和新农科技产业振兴实践案例,植入多个乡村艺术装置,凸显水乡田园的诗意,绿色休闲的生活和城乡互惠的共栖。
▼双祥村乡村振兴实验室
嘉定新城展区 生生不息:再生 重生 共生
嘉定新城展区选址于嘉定新城规划绕城森林的重要节点嘉北郊野公园,是嘉定人文底蕴、绿色发展与田林共生、城乡相融的典型案例。展期将在公园北入口片区,结合草坪、林地、河滨、稻田、湿地、林荫道等空间,布置“再生”“重生”“共生”等主题艺术装置、场景节点和专题展示,并组织自然探索活动,传导生生不息、绿色循环的可持续理念。
▼嘉定新城嘉北郊野公园
青浦新城展区 青氢绿环 悠然生息
青浦新城展区以淀浦河环城水系公园青溪园为主展区,用路线和活动串联青浦城市展示服务中心、南菁园、油墩港河谷示范段、绿环启动段天恩桥村绿道等体验点,展现青浦蓝绿空间生态本底和青浦绿环规划建设成果。展览将以骑行、轻徒步、亲子生态游学、氢动能展点接驳车、环保材料搭建为亮点,让观众体验和感知环境优美的“创业空间”和“生活秀带”。
▼青浦新城青溪园
松江新城展区 遇见云间
松江新城将五龙湖休闲公园与月季园作为展区,以“遇见云间”为主题,邀您在松江新城邂逅美,在五龙湖畔玩转美。展区将布置生态艺术雕塑、绿色环保设计、城市家具等,引入“游园会”、水上趣味运动、帐篷节、宠物嘉年华等文娱项目,演绎绿色低碳、产城融合的新城风貌,塑造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新城气质。
▼松江新城五龙湖休闲公园
奉贤新城展区 源生新秀场 生态新生活
奉贤新城展区选址在庄行(农艺)郊野公园,公园呈现出“江海联景、城园相融、林廊环绕、美丽宜居”的城市生态特点,包含黄浦江涵养林、浦秀村原乡景观等特色项目及郊野公园配套服务设施。展期内将在“桃花廊庑”片区和公园综合度假区,开展无废弃的艺术创生行动、近生灵的城市野性探索和享自然的奇趣源生之旅。
▼奉贤新城庄行郊野公园桃花廊庑
南汇新城展区 生生不息 向海而生
南汇新城展区选址于春花秋色片区与南汇嘴生态园。春花秋色公园位于滴水湖环湖二环和三环之间,南侧紧邻南汇嘴生态园,即赤风港湿地。该湿地是迁徙鸟类重要栖息地,春花秋色公园作为该湿地生态保育区和缓冲区的外围,承接了休闲、露营、服务等公共功能。展区将深度汇聚新城居民及游客在绿环中的生活场景,体现未来绿色生态之城的“生生不息”。
▼南汇新城二环带春花秋色公园
03 实践案例展区
13个实践案例展区,从不同层面展示各区特色的生态、绿色和可持续发展项目。市民在空间艺术季期间,可以前往各展区看展打卡,运动放松;也可以参与自然研学和绿色低碳活动,与艺术作品亲密互动;还可以留下宝贵的“人民建议”。
浦东展区
沔青公园 乐趣生态研学、再寻横沔古镇
沔青公园属“环城生态公园带”的“环上”工程,是重要的引领和示范项目。公园通过“生态+文化”“生态+运动”“生态+示范教学”的设计策略,最大限度保留现状生态郊野风貌,塑造了杉林栈道、水下森林、生态湿地、梅园、海棠春归等生态特色景点。空间艺术季期间将结合公园资源和优势,开展乐趣生态研学等市民活动。
▼浦东新区沔青公园
森兰绿地 漫、森、活
外高桥森兰片区是上海主城区内最大的湖景公园,也是第一片整体建成的楔形绿地。本次展览主题为“漫森活”,意在提供一种烂漫、绿色、无限可能的“森式生活”。展览包含一个主展区和五个分展区,主展区位于洲海路地铁站边公共绿地,紧密关联外高桥的发展史与核心功能,打造一个别样的“城市风景”;五个分展区分散在森兰湖栈道、绿化带周边以及浦东牡丹园,让观众在漫步中处处发现美的惊喜。
▼浦东新区森兰绿地
黄浦展区 万家灯盏·平凡世界的可持续
展区选取了上海城市最佳实践区-活水公园、滨江半淞园段和西凌家宅路、苏州河岸、河南中路沿线和山北街区等多个场景,以“万家灯盏·平凡世界的可持续”为主题,围绕低碳、绿色、生态等关键要素,综合探索高密度城区在生态优先、低碳发展、安全韧性的实践方案。展区将在多种空间类型中组织环保生活秀、生态艺术展等内容,演绎绿色生态的生活方式。
▼黄浦区滨江半淞园段
▼黄浦区苏州河岸
静安展区 比邻万象
展区选址在静安苏河湾河畔休憩绿地内,作品涵盖公共艺术装置和参与式公共艺术活动,聚焦静安区生态主题的建设成果,探讨上海生态之城建设与市民生活的共生关系,都市绿地营造与市民空间的关系、还注重公共艺术实践及美育活动分享之间的相互表达。用“比邻万象”将三者关联起来,形成良性的互动效应,惠及大众。
▼静安区苏河湾公共绿地
徐汇展区 less is more “少即是多”
展区选址在环衡复音乐街区的淮海中路、汾阳路、复兴路沿线开放空间节点。2022年起,上海音乐学院拆除部分建筑与围墙,与城市共享,形成生态与风貌相结合的环境新景观。此次展览在淮海国际及黑石公寓等空间还将引入生态艺术装置,开展市民活动,呈现衡复音乐街区与艺术共融、与自然共栖的街区环境, 欢迎市民在音乐街区里City Walk。
▼徐汇区上海音乐学院周边
长宁展区 宜居之城
展区选址在长宁外环林带生态绿道,它既是长宁区内重要的生态景观轴,也是临空区域慢行系统的组成部分,目前已是骑行爱好者的宝地。空间艺术季期间,由原道班房改造成的驿站崭新亮相,既补充了绿道沿线的服务设施不足,也提供了展览和活动空间。展区将以外环林带生态绿道、生境花园、双碳实践等实践案例展示以及公众活动,体现长宁精品城区的绿色生态愿景。
▼长宁区外环林带生态绿道
普陀展区 生活·生态·生机 ——智慧生态,无限可能
展区包括李子园零碳公园和其中的零碳建筑长三角一体化绿色科技示范楼,是对标全球最高水平的零碳实践区。策展以“生活·生态·生机”为主题,通过成果展览、学术论坛、户外主题活动、公众教育活动等,全方位展示城市建设中的新自然、新人文、新智慧,让市民在享受全新建成的城市公园的同时,实地了解生态技术创新的成果,了解减碳、碳中和、碳达峰等目标对于城市发展的重要意义。
▼普陀区长三角一体化绿色科技示范楼和李子园公园
虹口展区 你好和平
展区选址在历史悠久的和平公园,是上海大型综合公园之一。2022年10月,和平公园历经22个月的闭园改造,重新向市民开放。公园打造“和平新八景”全新赋能12项“公园+”,并实现24小时开放,打造了一个全天候、暖心、舒心的综合性城市公园。展览将通过“你好和平”这一最简单直接的问候语,在地讨论“艺术即对话”,并引导公众感受空间的归属感,体验自然生物的玄妙。
▼虹口区和平公园
杨浦展区 共育·相生——绿岸共育,水城相生
杨浦展区分为杨树浦电厂遗迹公园灰仓展区和滨江共青森林公园展区。其中,灰仓展区以“低碳未来”为主题,展示杨树浦电厂遗迹公园从耗碳污染的火力发电厂转变为生态共享、艺术共赏的开放滨水岸线的历程,向公众展示杨浦区光伏发电等绿色低碳实践成果。共青森林公园展区以“绿脉共生”为主题开展生态性营造,将滨水公共空间与森林公园低干扰的需求相结合,布置生态互动艺术装置、并策划亲子自然活动。
▼杨浦区杨树浦电厂遗迹公园和灰仓艺术空间
▼杨浦区共青森林公园滨江段
宝山展区 棕地生境,创E+转身
展区选址于长江西路的钢雕公园节能环保园,是吴淞创新城转型发展的示范项目。公园前身是高能耗的铁合金厂,搬迁后保留了工业遗存,经整体设计改造转身为节能环保园。本次将以空间艺术季活动为契机,以生态+理念,向科创生态的未来出发。展览将推出对话过往、对话钢雕、对话生境,E+蜕变,E+展望,E+生活等多个具有人文、自然、创意、童趣的游览体验。
▼宝山区钢雕公园(节能环保园)
闵行展区 人∣AI∣自然
展区位于马桥人工智能创新试验区南片区的中央绿轴之“水生园”。水生园是产业创新发展区内的线性城市公园,周边为发展中的智能产业聚集区,靠近地铁站,一方面,作为城市空间具有良好的公共性,另一方面,作为科创产业密集区域中的自然环境,适合探讨科技、自然与人的共生。
▼闵行区上海马桥人工智能创新试验区
金山展区 万亩稻香,微醺廊下
展区位于金山廊下郊野公园,以“万亩稻香,微醺廊下”为主题,展现金山廊下的生态友好、智慧创新和文化自信。空间艺术季期间结合廊下镇当地产业特色和民俗文化,将邀请多位艺术家因地布展,带领游客探索数字乡村、发现低碳生境、享受文化田居,向游客展示廊下镇特有的数字科技三农,让游客体验到生态智慧田园带来的生活新方式。
▼金山区金山廊下郊野公园
松江展区 生态画卷,井上添花
展区选址于松江区叶榭镇井凌桥村,是上海市第四批乡村振兴示范村之一。展览以“生态画卷,井上添花”为主题,展现村庄以花卉产业和水稻种植为村落面貌的主要特色。策展通过“物”“展”“演”三种形式将艺术植入乡村,从多种维度传递乡村的生态之美,激发人们对于自然环境的保护意识,也为这个古老的村落注入了新的活力。
▼松江区叶榭镇花田美井片区
崇明展区 +生态·生态+
展区位于陈家镇东滩地区,活动以“+生态·生态+”为主题,展现崇明世界级生态岛的绿色发展理念和建设成就,多维展示生态崇明形象,讲述生态崇明故事。展期活动将向公众展示东滩可供市民深度体验的湿地公园、东滩源、瀛东村等不同组团的生态特色空间,体现滩涂风光、乡村风貌等地区特色,并组织自然环保、生态科普、户外运动等展期活动。
▼崇明区陈家镇•东滩地区
04 百余场公众活动持续创造热度
本届空间艺术季的公众活动将结合“共栖”主题和四大版块展览内容,延续形式多元、全龄参与、兼具专业性和公众性的特色,以主题演绎展区为主要活动场所,联动全市20个展区,策划“4+1”个版块分类引导和串联活动。“去感知,与谁同栖”将组织自然科普分享和室外展区的自然空间探索等活动。“去参与,置身事内”,将组织艺术工作坊,邀请公众参与共建共创活动。“去探讨,都市之策”,组织建筑规划等专业学术沙龙、论坛等活动。“去寻找,自然答案”,组织生态设计、景观设计等的学术沙龙、互动工作坊等活动。“去联动,全市动员”,将运动休闲活动、直播展场等形式联动至其他19个展区中,邀请其他展区进入主题演绎展做快闪推广活动。2023上海城市空间艺术季的举办的意义,超越了展览活动本身,它更是一场全民性的城市事件,“共栖”是城市的美好愿景,更是一起面向未来的信心。希望遍布全市的展区能够为市民提供一种惬意的体验,同时在更深层次上能够引起全社会共同关注和探讨“生态议题”,为上海超大城市生态营造之策贡献智慧。
▼同济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 + 卷宗书店-《流域:都市与环境》© 上海城市空间艺术季,摄影田方方
▼上海市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生态上海》 © 上海城市空间艺术季,摄影田方方
▼杨泳梁-《极夜霓虹》© 上海城市空间艺术季,摄影田方方
▼神奇建筑研究室-《生长的城市局部史》© 上海城市空间艺术季,摄影田方方
▼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城市实验室-《可玩城市:赠与社区的微介入工具包》© 上海城市空间艺术季,摄影田方方
▼中央美术学院设计学院-《生态远见计划 – 生》© 上海城市空间艺术季,摄影田方方
▼赵潇潇-《云图》© 上海城市空间艺术季,摄影田方方
▼密斯 · 凡 · 德 · 罗基金会-《水岸》© 上海城市空间艺术季,摄影田方方
▼刘宇扬建筑事务所-《行于街巷》© 上海城市空间艺术季,摄影田方方
▼大自然保护协会(TNC)-《风土水灵 · 生境空间》© 上海城市空间艺术季,摄影田方方
▼绘造社-《沪 P861Y2》© 上海城市空间艺术季,摄影田方方
2023上海城市空间艺术季(第五届) 展览主题:共栖(METro-BIOSIS) 总召集人:上海市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 主策展人:李翔宁 执行策展人:高长军 联合策展团队:尤伦斯当代艺术中心 UCCA Lab、大自然保护协会 主展馆改造建筑师:袁烽 主展馆布展团队:上海风语筑文化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主展区:徐汇西岸南段,龙耀路至淀浦河5公里滨江地区 主展馆地址:上海徐汇区港口渡口站以南100米(原白猫库房) 十年回顾展策展设计:冶是建筑、冶世文化 开放时间:2023/9/25 – 2023/11/20 周二至周日 10:00 – 17:00 对公众免费开放,周一闭馆(9月25日、10月2日照常开馆) 主办单位:上海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局、上海市文化和旅游局、徐汇区人民政府、长三角生态绿色一体化发展示范区执行委员会、嘉定区人民政府、青浦区人民政府、松江区人民政府、奉贤区人民政府、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临港新片区管理委员会 承办单位:上海市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同济大学、上海西岸开发(集团)有限公司
{{item.text_orig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