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楼梯使空间流动 ©苏圣亮
△
被树林包裹的半仓全景 ©苏圣亮
设计单位
本哲建筑
项目地点
上海浦东
建成时间
2023年1月
建筑面积
1260平方米
本文文字由设计单位提供。
半仓位于上海浦东新区金桥板块的EKA•天物园区。原址是20世纪60年代上海中船航海仪器厂445栋仓库。受业主方委托,我们对该地区进行整体规划改造设计,作为园区的先驱更新项目,既要有商业接待、展示展览功能,又要体现出未来园区的前瞻性。我们尊重历史发展脉络,把当下可持续发展理念置入其中,新旧叠合相生,让老建筑得以唤醒。
△ 东侧正立面 ©苏圣亮
△ 更新后的半仓 ©苏圣亮
半仓保留了原有建筑形态,梳理简化了外在表皮。原有朝南山墙被拆除,置入玻璃金属格栅,让室内空间通透自由开放。朝东一侧为主立面,面向开阔的景观水池,二层左侧主立面悬挑斜插出十六米的长飘窗,打破了建筑的平衡。底层原有窗户被四组整块格栅门代替,可向两侧全部开启,模糊了室内外边界。右侧主立面被大块面碳化木覆盖,内藏隐门、暗窗,展现多样形态,便于业主后续功能复合利用。
△ 分解分析图 ©本哲建筑
△ 南侧立面 ©朱润资
△ 东侧立面 ©朱润资
△ 半仓的后院 ©苏圣亮
中段屋面局部被打开,屋顶露台自然呈现,为内部走廊行走的灰色空间提供光线及景观。我们致力于实践建筑、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这也是我们对旧建筑更新的初衷。
△ 建筑与人的关系 ©苏圣亮
△ 屋面景观露台 ©苏圣亮
贝壳、沙滩石混合而成的水洗石及黑色碳化木构成外在的主要肌理,既延续了海派城市历史风貌,又体现了半仓的静谧与东方极简美学精髓。
△ 外立面材质肌理 ©朱润资
△ 立面材质与构造细节 ©朱润资
△ 绿茵中的半仓局部 ©朱润资
旧建筑室内楼层之间非常封闭,我们在半仓更新改造过程中保留了原始墙面粗砂水泥肌理,新旧融合。设计移除部分楼板,让整个空间上下自由贯通,错落有致的楼层设计营造出别样的视角及丰富的尺度空间,让人得以眺望、阅读、思考、窃窃私语……
△ 剖透视 ©本哲建筑
△ 傍晚时东侧面 ©苏圣亮
△ 东立面主入口处 ©苏圣亮
△ 一层可开启的格栅 ©苏圣亮
△ 楼梯的不同方向的穿插 ©苏圣亮
改造后的半仓一层设置了咖啡厅、VIP接待空间、下沉式商务活动区。开放式设计,以动为主,强调交流对话;二层分布小型图书馆、沙盘展示区、冥想区,半围合式设计,以静为主,强调阅读与静思。一、二层动静结合,创造出多样性体验空间。
△ 一层休闲大厅 ©苏圣亮
△ 一层咖啡区 ©苏圣亮
△ 带楼梯的观景台 ©苏圣亮
△ 错落有致的楼层 ©苏圣亮
△ 阅读区 ©苏圣亮
△ 带阶梯的长飘窗 ©苏圣亮
三层室内原有石膏板吊顶被拆除,裸露的原木人字梁结构被保留,我们在对其梳理剔除后,新造金属构件、黑色金属包裹的BOX茶空间体块,悬置于三层中庭,工业风茶水吧、复古开放式办公区分布其中。新与旧在这里激烈地碰撞与交织,呈现出后现代解构主义风格。
△ 新天窗引入光线 ©苏圣亮
△ 三层BOX茶空间 ©苏圣亮
△ “泊”给空间带来更多禅意 ©苏圣亮
△ 绿色画幅映入眼帘 ©苏圣亮
我们在有限的空间里保留了一小块文化属性空间,对该场地没有过多地渲染,只作稍加收拾,用小型美术馆的方式呈现,展示出对旧建筑的尊重。唤醒与利用也是更新设计的一种方式。
收敛、静谧,虚怀而若谷,犹如半仓。
△ 冥想区(外) ©苏圣亮
△ 冥想区(内) ©苏圣亮
△ 美术馆入口处、沙盘区 ©苏圣亮
△ 美术馆入口 ©朱润资
△ 美术馆 ©朱润资
△ 挑高美术馆 ©苏圣亮
△ 美术馆办公区 ©苏圣亮
设计图纸 ▽
△ 总平面图 ©本哲建筑
△ 一层平面图 ©本哲建筑
△ 二层平面图 ©本哲建筑
△ 三层平面图 ©本哲建筑
△ 南立面图 ©本哲建筑
△ 东立面图 ©本哲建筑
△ 西立面图 ©本哲建筑
完整项目信息
项目名称:半仓
项目类型:建筑及室内
项目地点:上海市浦东新区金桥路535号(EKA·天物)
设计单位:本哲建筑
主创建筑师:蒋华健
设计团队完整名单:姚瑞艮、林桐、赵桂军
业主:上海嘉韵投资管理发展有限公司
设计时间:2021年3月—2021年11月
建设时间:2021年6月—2023年1月
用地面积:445平方米
建筑面积:1260平方米
结构:上海同宴土木工程咨询有限公司
材料:水洗石、碳化木、耐候钢、水磨石
摄影师:苏圣亮、朱润资
编辑
/ 李华(实习生)
视觉
/
朱芷慧
校对
/ 袁蓓祺
本文
由
本哲建筑
{{item.text_orig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