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态的场景
Eternal Hammer古着店,原有建筑为依附于艺术区内一家画廊背后的两层钢框架小楼,表皮为耐候钢。在有限的预算下,怎样使用既有条件并创造出符合古着店的氛围成为设计的出发点。
场地位于画廊建筑北侧,平面形状近似一个狭长的锥形。在修复场地的保温及防水问题后,设计保留了场地的粗糙肌理和狭长大空间,通过置入新的框架,增加前后层次,营造出符合功能和需求的灵活分区。所有的固定功能全部沿墙体布置,空出中部大空间,以满足古着店展示、活动、办公等不同的需求。在清晰的原有建筑结构以及设计逻辑外,空间动态及随机的可能,是改变店铺庸常形态的尝试。
场景的动态
一楼中部大空间的顶部设计三条吊轨,吊轨下悬置一根4.6米长钢管衣架,随着空间不同的需求,可随机布置。靠墙框架低处留有圆形孔槽,墙面留有L型角钢件,可灵活放置展示板。
镜映的趣味
为引导视线从室外进入室内,我们在沿窗一侧设计了一面立镜。同时在靠墙一侧的框架上暗藏滑轨,放置另一面同样的镜子。随着镜子的滑动,两面镜子产生交相呼应的趣味。中间的衣服及静物在镜中反复重现,引导视线产生多重空间的想象。
蓝色生长
在跟品牌反复沟通后,空间中采用颜色这一可操作性强的策略来营造整体氛围。二楼楼板作为蓝色中心,一楼顶部保留原有钢架,喷涂蓝色,二楼地面则采用蓝色环氧地坪。悬吊在一楼顶部的吊架,以及固定在二楼地面的衣架也是蓝色,建立两层空间的关联,形成颜色的自然生长。
二楼同样保留中部大空间,通过不同的家具布置,以展示包、鞋、摆件等不可悬挂类商品。元素的不确定性,成为场景动态的基础。
新旧肌理的对话
墙面既有的红砖肌理和外立面的耐候钢已破损,在经过修补及稳定后,成为建筑的时间痕迹,亦反映古着品牌对物质再次使用的理想。新加入的材质,比如钢材、桦木板、石膏、防滑铁板及镜面与原有材质产生反差,在小空间中创造多层的对话。
项目图纸
▲一层平面
{{item.text_orig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