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ntents
····················在武汉
在线上
为公益
一体化
微建筑
大景观
智改造
出版物
线上课
看未来
在武汉
2020武汉一不小心成了全球知名城市,我记得2019年11月我去荷兰代尔夫特理工大学橘厅演讲的时候,在PPT里专门用了几页来介绍武汉,但现在估计再也不用详细向老外介绍武汉了。
在线上
跨国项目/阿客工坊/建筑先锋论坛/红人榜
2020年改变了太多,最大的不同就是充分利用了线上的交流。
我们UAO居然
完全在线上完成了一个跨国项目的设计
——位于东南亚某城市书店的设计。
封城期间接到委托,解封后开始施工图环节。本来想武汉封城结束后出国指导项目,但是直到2021年1月建成,全世界仍陷于不能交流的中断状态。这个项目,从草图到完工,从合同签订到设计封样,甲乙双方没有见面,完成度却超出预期。
书店实景 ©阎格
书店草图 ©李涛
我想超高完成度有以下几点原因:1.甲方非常认可我们的设计并尊重设计师的意见;
2.我们的施工图细节够抗打,材料封样都是在国内选定后邮寄到国外;
3.当地施工单位按我们的施工图又重新画了一遍符合当地规范的施工图;
4.利用线上即时而有效地沟通设计调整。这里反思下我们国内的一些施工队,如若该项目放在国内线上监工,设计单位不去现场,还能不能有这么高的完成度?
书店模型 ©孔繁一
2020年,我也享受了线上直播的红利。7月,一改以往面谈的采访方式,阿客工坊的王政总在线上与我一起畅谈了一个多小时,然后有了一篇《李涛:自然是设计中的第一序位》(点击阅览全文)。8月,筑龙网《建筑先锋论坛》邀请我在网上分享了近年的设计案例。12月在上海举办的新浪家居1212设计师红人榜直播活动中,我作为获奖的十大设计师之一(点击了解详细),线上分享了一场《MINI IS BIG》的主题讲座。最后的流量居然达到79万人次(截至2021年1月30日)。为公益游乐敞2020市集疫情解封后,我们一直想为武汉市做点什么。8月好友米阳文找到我,委托我们设计一个夜市,也是为推动武汉疫后市场重振。这个公益设计我们采用了造价低廉的脚手架,按2X2X2的单元模数,在我们参与设计的平和打包厂的中心广场上,打造了一个临时市集。其实平和打包厂的广场最开始我们也想做一个永久廊架,但没有实施,这次设计刚好弥补了我的遗憾。虽然是一个可拆卸结构,但它与周边百年建筑对比下的鲜艳色彩、以及半透明材质带来的漂浮感,营造了一个最浪漫的武汉夜市。这个作品《游乐敞2020市集》最后也荣幸的入围ArchDaily2021年度建筑大奖(点击为我们投票)。平和坊景观改造 ©贾然
游乐敞 ©赵奕龙
游乐敞 © 贾然(点击图片了解项目更多故事)
一体化
民宿酒店/青山婚礼堂
疫情解封后的4月,我们接手了一个天堂寨民宿酒店项目,4月12日第一次看现场的时候,甲方的主体结构已经按上一家设计单位的图纸施工到封顶,最开始我们希望用夯土砖来做外立面,还自己动手做了两块夯土砖试样,后来限于工期,改为夯土涂料。
在室内设计中,利用胶合木柱、藤条、檩条来打造仿木结构的观感;
在室外景观,利用场地高差形成丰富的层次感。
这个建筑景观室内一体化项目是UAO在民宿酒店上的第一个尝试。
天堂寨民宿航拍 ©陆洲
天堂寨民宿 ©此间摄影
天堂寨民宿内景 ©此间摄影
自制夯土砖
青山婚礼堂则是一个历时四年的项目,2020年中终于完成。
这是一个“大景观+微建筑+一体化”的项目。
我们利用堤防的高差,设计了一条跨越滩地景观的高架长廊,形成了一条从入口到江边的轴线,这个轴线的终点是婚礼堂和宽阔的江面。
因为纯白色的统一,原来偏于古典的拱廊造型,反而有了现代典雅主义的观感。
青山婚礼堂的轴线
©赵奕龙
青山婚礼堂外景
©赵奕龙
青山婚礼堂内景 ©赵奕龙
四年的时间,才完成这么小一个项目;我想到迪斯尼音乐厅,从1987年开始,期间停顿了10年,直到1997年才复工,最终在2003年才得以建成。而这两年,随着UAO所接触的项目越来越大,未来的项目周期肯定也会越来越长,我们需要更多的耐心,还要在长周期的运作中,不能丢失项目最开始的构思出发点。
微建筑
乡村旅游公厕
这个乡村旅游小公厕的设计,我本来思考的是日本新生代建筑师那种小单元母体打散再组合的方式(其实1970年代弗兰克盖里已经在这样设计,日本建筑师也算是“后浪抄袭者”)。屋顶原来是封闭不透光材质,把自由散落的单体组合在一起。但在施工到红砖结构快封顶的时候,我找到了一种熟悉感。针对这种熟悉感,我把屋顶换成了玻璃,让阳光的影子打到红砖墙上。
乡村旅游公厕鸟瞰 ©贾然
乡村旅游公厕外观 ©贾然
乡村旅游公厕光影 ©贾然
这种熟悉感到底是什么呢?70、80后也许看了这个照片会有一种感觉:小时候“大院生活”里的红砖与光影,那是每个家属院内的小柴棚(有些地方叫:煤棚)和混凝土葡萄架,带来的物化的熟悉感。也许设计手法还是建筑史书上的那些光影啊、聚落啊,但设计师的生活经历和感悟却没有人能替代。乡村旅游公厕巷道 ©贾然
大景观
襄阳东站站前广场
配合铁四院的景观设计,漫长的周期和反复的修改,这种项目更多考验的是耐心。但是好在我们一贯善于坚持,这种能熬的精神,给予了我们在疫情期间经济形势不好的情况,还能活下去的能力。
襄阳东站站前广场(图源网络)
「智改造改造类项目,近两年我们累积建成了不少优秀案例,已经摸索出了一系列的设计方法。
M咖啡一个科技创业园区内的酒吧,最厉害的是甲方自己画了墙上的喷绘。
M咖啡门头 ©赵奕龙
M咖啡改造前门头 ©晏罗蒂
M咖啡内景 ©赵奕龙
青山码头老的码头作业区,保留的巨型龙门吊,成为园区最大特色。各个年代的建筑被我们置于统一的红砖表皮或百叶表皮下,新植入的元素和下沉景观,让园区又充满了活力。这也是一个建筑+景观一体化的项目。青山码头改造鸟瞰 ©赵奕龙
青山码头改造内景 ©赵奕龙
平和坊位于平和打包厂的后区,周边环绕着至少3栋110年以上的的历史建筑,包括东正教堂、鲁兹故居、平和打包厂。梳理交通关系是第一步,而新植入的元素躲在巷子里,无边界水池和台阶绿地则更新了周边百年历史建筑的在地环境。平和坊改造 ©赵奕龙
「出版物
ID+C《室内设计与装修》2020年5月刊,刊登UAO POWER OFFICE 作品;
香港《HINGE》杂志,刊登UAO POWER OFFICE 作品,并选为封面;
ADC艺术设计中心入选《对话老建筑》,并选为封面;
斗山驿文化会客厅入选《青山筑境》;
澴河环厕项目刊登在2020年11月1日的《人民日报》。
2020年春,我继续带武汉大学的春季学期设计课。和往年不同的是全线上授课,和学生虽然没见过面,但是上课效率却好于往年。我思考是线上授课的模式,需要每个学生按阶段展示自己的成果,每次课都成为学生在其他同学面前展示自己的一个舞台,导致他们不得不重视起来。这也算是线上的优势吧。
5月,湖南大学的卢健松教授也请我在线上给湖南大学的学子们分享了关于建筑设计中材料应用的讲座,我把讲座名字定为《天生我材》。我们近几年的很多项目,钢结构、红砖、木结构、清水混凝土,各种材料都有涉猎,都不拒绝。尤其积累了钢结构小建筑的一些经验,估计可以出一本专辑来讲我们的钢结构小建筑的设计。
2020年还参加了两次线上的评图,一个是10月荷兰代尔夫特理工大学的线上工作营评图,一个是9月,湖南大学《废墟再生工作营》联合了日本东京造形大学的老师一起做评委和指导老师。
湖南大学《废墟再生工作营》海报
评图后,日本建筑师野口修一在自己的网站里分享了一首他自己写的小诗,贴在下面:野口座谈小记我的朋友小泉是一位建筑师,他介绍我认识了东京造形大学的上田知正教授,他请我参加了一个座谈会。
座谈会在网上举行,是上田老师在湖南大学讲学的一部分。
小泉先生,上田老师,谢谢您。
座谈的那天,2018年前一直活跃于日本的建筑师,千叶大学大学院栗生研究室出身的,施燕冬老师给我做翻译。语言的藩篱被跨越,中日建筑的意见得到了良好的分享与交流。在中国,年轻建筑师活跃的舞台,虽然是尺度较小的微建筑,但都以高质量为目标,一直工作至精准的施工图,长此以往,中国建筑的质量会不会越来越高呢?还有那“不固定的建筑”,单管搭好了骨架,再把那薄膜披上,一座市场已形成,一个热闹喧腾的地方。(指的是UAO设计的“游乐敞2020”——作者注)我看到中国建筑师的实例。一旦建成,建筑不能轻易被改变。然而,时代激变的今天,它立马就可能变成不合时代的建筑。
如何因应?
建筑不考虑未来?
这不应该。
令人印象深刻的是,在中国,设计和监理均由不同的事务所来操刀。
为什么?
据说“甲方不信任设计者”。(笑了)在日本,设计和监理几乎是同一个事务所来执行。它的意义有很多,首先,同样的事务所能提高质量。
设计的人去现场
更容易发现错误。
不仅如此,由于设计者本人去了现场,“设计的时候是这么想的,但到现场一看,这样比较好!”有这样的意识,建筑师才会有进步。和日本不同,在中国,设计者的信用很低。“在中国,建设方为什么不信任设计者。”听到这个,言犹在耳,思绪万千“在日本也一样啊! !”我注意到了。
在日本,对设计者信赖度低的情况也很多。
“建设自己的建筑。”“不要问施主的愿望。”“即使超出预算也毫不在意。”“我在画我画不出的图。”诸如此类的误解一大筐,在日本,设计者不被信任的场合也很多。
参加座谈会
中国的气势和惊人的技术进步,我感觉到了意识的高度。
原来在日本建筑师的眼里,中国建筑师的工作状态已经得到了肯定和赞赏。当然,也要看到我们的不足和需要学习改进的地方。
看未来
做好每一个作品
,这句话基本烙印在我的公司管理原则里,所以近几年看到我们的每件作品的高质量建成。我们近5年的作品明信片就很能说明这一点,这是一种厚积薄发。
当然,说个实话,这个原则也带来了我的精力稀释,可喜的是我们的团队进步很快,有很多小伙伴能迸发出更好的创意,有更强的负责人能完美的执行。而且从长远来看,这个原则对UAO品牌是强有力的支持——这个原则告诉业主:找我们UAO设计,必然会得到一个精品建成作品。因为每一个找上门的业主都值得尊重对待。在当下,UAO已经有了品牌,也有了系列作品,我觉得我们需要再深刻地完成一个更优秀的作品,可以成为更好的自己。
比起年轻一代,我们已经站稳了脚跟,我们拥有更大的展示平台;比起年长一代,我们也需要专注精力和扩展视野;一切均还有无限可能。无论怎样,都要扎扎实实做好每一个设计,出作品,出精品。
2021年,我们继续坚持对公益设计的支持,回报社会;继续办好“烟囱TALK”,鼓励华中建筑师的冒烟和出圈。
最近我也在思考我为什么热爱设计。2021年初,我终于想清楚了:做设计本身这个过程,就是幸福的事情;将建筑完全按自己的设计完美的建成,就是最幸福的事情。所以,每一阶段,我们只需和自己的过去比,有没有更创新,有没有进步。
2020年各种形势,也打击了我们的一些信心,好多项目是开了花,但没有结果。估计另起一篇《2020UAO没干成啥》也是可以的。但是,我愿意相信有些项目的实现只是时间问题,我觉得做一篇《2021年将要干成啥》比没干成啥更展现乐观精神,要把眼光放到更长的时间段来,要对自己和团队有信心。信心和耐心,每一个项目付出120%的努力,时刻准备着,这就是好运气的基础。
对,2021年就做好自己!
未来,我们UAO有无限可能。
——李涛
· 了解更多·武汉良友红坊文化艺术社区景观改造记
亲切与距离
UAO Power Office
有限植入的老厂房再生
斗山驿文化会客厅
地形学故事
{{item.text_orig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