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89年,埃菲尔铁塔作为当年世界博览会的入口被建成的时候,受到了一些法国著名艺术家和建筑师的批评。他们宣称这座铁塔是连“商业化的美国都不要的”,并且指责它“毫无疑问是巴黎的耻辱”。
但是,现在的埃菲尔铁塔,毫无疑问是法国文化的象征,是巴黎的地标性建筑。
一个世纪之后,类似的事情也发生在了卢浮宫博物馆前的玻璃金字塔身上。这是卢浮宫博物馆一系列改造和重新规划项目中新入口的设计方案,人们最初的反应是震惊,认为这个设计扭曲了法国最神圣的文化殿堂。
但是,后来反对声被普遍的赞誉淹没,这座玻璃金字塔也与埃菲尔铁塔一起成为巴黎的象征,被印在旅游手册、明信片、教科书上。
设计这座玻璃金字塔的就是
华裔建筑师贝聿铭先生
。
这位被誉为“现代建筑的最后大师”的建筑师很少著书立说,解释自己的建筑思想,更希望用作品说话。
《贝聿铭全集》就是唯一一本得到贝聿铭先生生前认可的书。
即便是在这本书里,也没有抽象的思想概念,而是用
50个建筑作品实例让我们体会贝氏在不同时期的建筑思想
。
2021年,《贝聿铭全集》的全新译本与大家见面。在新版本中,译文尽可能地忠实于英语语义,来确保避免产生曲解;同时,也修订了英文版作者由于不了解东方的背景和情况而产生的误解和讹误;译者还翻译了参考注释和贝聿铭的全部作品名录,方便读者获得跟全面的认识和了解。
除此以外,
编辑团队从玛格南图片社得到了一些贝聿铭先生的珍贵照片
,包括贝聿铭的早年家族合照、在香山饭店工地与著名建筑家陈从周的合影,以及此前版本中没有提到的贝氏最后一件作品美秀美学院圣堂的相关照片。
新版本更是
邀请了贝聿铭先生的学生兼同事、木心美术馆的设计者林兵先生精心审校全书,还撰写了一篇序言
,回顾贝聿铭先生的第一件和最后一件作品的创作经过,讲述了一段鲜为人知的故事。
《贝聿铭全集》选择了贝聿铭先生的50个建筑项目,按照时间顺序排列,跨度超过60年。
从中不仅看到贝聿铭先生的建筑案例,更能感受到他建筑风格的变迁
。
1968年,贝聿铭先生开始了美国国家美术馆东馆的建筑项目,这座建筑也奠定了他居于行业前沿的地位。
这个项目的难点在于它是全美国最敏感的地点,在国会山脚下,由于历史悠久的城市规划形成一片梯形空地;扩建的部分不仅需要与老馆相协调,还必须与它众多的新古典主义风格的邻居相协调。
宾夕法尼亚大街鸟瞰图,朝国会大厦方向
贝聿铭先生在他从华盛顿回家的飞机上想出了一个简单却又精妙的三角形地形来解决问题。而在建筑风格上,贝聿铭先生用玻璃和钢架精心打造了一个天窗,让照射进室内的光线具有了层次感。
也正是这个建筑,
体现了贝聿铭先生那个时期正在考虑的离与合、虚与实、光影、动线以及复杂的几何图形拼接问题
。
中庭内部的天窗
真正梳理、确立了贝聿铭先生固定手法,并在后来的职业生涯中不断应用的项目,是法国巴黎大卢浮宫项目。贝聿铭先生曾在1989年说:“
大卢浮宫在我的建筑生涯中将永远占据第一的位置
。”
贝聿铭在卢浮宫金字塔前,1989年,马克·吕布摄
从地理位置上看,卢浮宫一头连着阿拉伯世界学院
(Institute du Monde Arabe)
,另一头是拉德芳斯凯旋门。
卢浮宫超越了它作为博物馆的功能,是政府政策的关键组成部分,也是打开变化中的现代法国的钥匙
。
时任总统弗朗索瓦·密特朗正推动的首都工程的主旨就是要强调文化在法国的核心地位。他甚至没有组织公开招标,而是直接将这个建筑改造项目委任给了贝聿铭先生。
卢浮宫平面图,可以看出它紧临塞纳河和杜伊勒里花园
大卢浮宫具有挑战性的特点之一是,它分为七个馆,每个馆都是完全独立的,它们在空间和资金上是竞争关系,因而产生内耗。
贝聿铭先生希望从建筑上改变这种情况——将七个展馆合为一体,并将他们统一成为一个机构
。
这不仅仅是造型学上的问题,同时更涉及到法国的历史、社会、工程学等问题。
大卢浮宫的成就和影响力远远超出了一般当代建筑,这也是贝聿铭先生认为这个项目在他职业生涯中最为重要的原因之一
。
贝聿铭先生巧妙地设计了一个中央入口,让大家可以随意选择进入卢浮宫的三个方向上的展馆,因为它们都是相互连通的。而这个地下中央入口的上方,就是著名的玻璃金字塔。
玻璃金字塔刚建成时,有评论家认为贝聿铭对现代建筑的痴迷让他将沉闷的几何形体带入了传统风格的环境中。事实上,贝聿铭先生仔细研究了伟大的法国园林设计师安德烈·勒·诺特尔的作品,注意到他是使用光、空气、水以及几何线条的大师,比如巴黎市长长的轴线或者凡尔赛宫的设计。
在这座玻璃金字塔的设计中,也充满了贝聿铭先生对空间和光线的理解
。
凡尔赛宫
直到卢浮宫项目,贝聿铭先生也才真正梳理并确立了自己的固定手法——
寻源,他删繁就简找到一种传统中固有的永恒的终极追求,既考虑到历史长河中凝聚的文化特色,又不失自身的现代主义风格
。
卢浮宫也标志着贝聿铭先生职业生涯中的一个重要转折点:金字塔项目于1988年接近尾声,贝聿铭先生坚定地离开贝聿铭-考伯-弗里德合伙事务所,
创办了完全属于自己的小公司——贝聿铭建筑事务所
。之后,他承接的几乎所有项目都在继续他所说的“
发现之旅
”。
贝聿铭先生自己曾说过,年轻时候的他不懂什么是建筑,还以为那就是一种工程技术,脑海里完全没有设计的概念。
到后来才明白,建筑其实是属于艺术和历史范畴的东西
。
位于日本的美秀美学院圣堂的入口
贝聿铭先生的作品数量几乎超过了任何一位同时代的建筑师,但他不怎么解释他的思维过程和思想方法,很少把他的想法落于纸面,他甚至没有一部核心论文集供学生学习。
然而,在贝聿铭先生创立的公司中有大量忠实的追随者,
这家公司也被认为是他最伟大的作品之一
。征服大家的,正是贝聿铭先生的建筑作品。
在《贝聿铭全集》中,两位作者呈现了贝聿铭先生的50个具有代表性的建筑作品,没有理论化的章节分类,而是直接用案例让读者自己去感受他的建筑风采。
在表现建筑实例时,也没有过多专业术语,项目过程的呈现更像是讲述一个故事。
当我们看到贝聿铭先生在项目过程中遇到难题时,我们跟着他一起提心吊胆;看到问题迎刃而解时,又感到快乐轻松了。
平实易懂的语言,配合建筑实拍图、过程图、设计平面图、剖面图等等,帮助我们了解其中的细节,也能更深切地体会贝聿铭先生对建筑的认识和理解
。
例如,位于中国香港的中银大厦项目。
从皇后大道和遮打花园看中银大厦全景,右方远处可见中银大厦老楼
1982年,中国银行董事长兼董事会主席希望委任贝聿铭先生为中国银行香港分行设计一座新大楼。这又给贝聿铭先生出了个新难题。
中国银行斥巨资在香港中心地区买下的那块土地情况复杂,脚下是太平山,地面落差高达9米,处于商业区的边缘,周围还环绕着高架桥。此外,香港当局还要求想这样规模的建筑必须与市政车库相连接。
为了便于我们理解当时的情况,《贝聿铭全集》中添加了布局草图来更直观地呈现建筑的位置和贝聿铭先生的解决方案。
布局草图
在预算有限的情况下,贝聿铭先生提出的解决方案是与香港当局用土地置换的方式,
将现有场地变成一个平行四边形
,这样在四方的建筑两边就能留出三角形地带,可以用于建造花园。
更重要的一个问题是,香港经常刮台风,台风的破坏力是纽约或芝加哥的大风的两倍,相当于洛杉矶地震破坏力的四倍。
贝聿铭先生需要找到一种经济实用的结构,来确保中银大厦的安全
。
贝聿铭先生研究出了一种特殊的四面体堆叠结构。在研究时,他拿着四个顶端削尖、剖面是三角形的棱柱,它们并成一束时,每个棱柱都向上滑出一点,高低不同,剩下一个最高的棱柱,这就是中银大厦的结构雏形。
贝聿铭先生将它比作竹子,象征着不屈不挠的精神和顽强的新生
。
贝聿铭滑动捆成一束的棱柱得到建筑几本形状
他和工程师设计出了一种新型的桁架结构,结合了两个结构体系,一个用于承载塔楼自身的重量,另一个用于抵抗横风。
为了便于我们理解,书中也用负荷传递图、幕墙细部及角柱剖面图来解释这样的结构。
而更多的建筑实拍图和细节图,让我们没有亲身到建筑现场,也尽可能地感受其中几何结构、线条、光线的美感和恢弘壮丽的气度。
负荷传递图示
中银大厦17层
除了那些贝聿铭先生耳熟能详的那些建筑作品,比如香山饭店,还有一些不被人熟知,却同样魅力十足的作品也收录到了这本《贝聿铭全集》里。
比如,位于美国得克萨斯州达拉斯市的莫顿·H.梅尔森交响乐中心、位于卢森堡的让大公现代艺术馆、位于德国柏林的德意志历史博物馆和英国威尔特郡的奥尔亭等等。
位于美国得克萨斯州达拉斯市
的莫顿·
H.梅尔
森交响乐中心
位于卢森堡的让大公现代艺术馆
位于德国柏林的德意志历史博物馆
位于英国威尔特郡的奥尔亭
2019年5月,贝聿铭先生溘然离世。
正如普利兹克奖给66岁的贝聿铭先生颁奖时所评价的:
他创造了本世纪最美的内部空间和外部造型
。
贝聿铭先生的建筑作品将他的思想精神保存并传递给我们。领略贝聿铭先生的思想气度,还需要回归他的建筑作品。
▼点击下方图片查看书籍详情▼
点击“阅读原文”,了解详情~
{{item.text_orig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