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计将生活的一切碎片,在一个空间内,用材质、色彩、线条、光线表达,从这个层面来说,一束光线的变化,一个窗外的四季,都是设计的一部分。
阈限,是一个重要的人类学概念,著名的人类学家维克多·特纳在 “通过仪式”概念基础上提出了心理学的“阈限”概念。心理学上,阈限并不是一种“状态”,而是结构的交界,是感受力的反向单位。感受力越高,阈限值越低。在人类学上,更丰富的解释是:阈限是指人的不同状态感受的阶段交叉、过渡
本次家装设计作品中,我们针对感受力的阈限作为命题,通过多维的手法与表达,将设计对于家装空间的包线,推导到更丰富的感受力上。
我们首次将空间投映在心理学、人文学的感受力作为命题后,主导了在该作品上,很多的设计思路。此次作品的呈现,设计着力于平衡“遮蔽”的存在,这是一种希望被达成的“显”与“隐”之间的间离状态。
很多处,强调了线条与隔断存在,即是为了这种显隐的叠套感所服务。
大量、多样、多类的材质,博弈其间。设计所要驾驭的是如何使它们稳妥,在同一空间下,各司其司,以及自我存在的情感联系。
场景存在于空间,但这种存在并不直白,并不稳定,“显”会随装置、光线、色彩、角度的变化,把当下的空间过渡,进入“隐”的状态。
一改家装常常被要求大开合的视觉诉求,设计保留了很多的包裹性。我们希望在家的稳定内核内,空间应保留视觉、功用的独立。
这种独立是有机的,辩证的。空间的意义是机制的、片刻的定义,其背后的功能与场景,应被请允许转变,才是其保持“显”与“隐”切换的本质。
家装的设计原点,包含业主的原始期待,时间体验、人生展现,浸润在整个空间的肌理中。人们在家的载体中生活,生活总是复杂且变化的,在设计上去追求纯粹是一件很拉扯现实的事情。在本次设计的材质与色系氛围上,设计主张的,是感性又克制的情绪,温柔而坚定的包裹。
其中,木质基调的设定与植入,唤起温柔触摸的体验,设计设定的场是:一天之内,光线投射在木质上,涂抹出不同的质感。在日光与暮色的交替中,时间游离徘徊,用温柔的意境,把亲密与独立,清醒与感性的空间多样性做了包裹和消弥。
石材强硬、木质温柔、玻璃光感、皮质细腻……这次设计把色彩度让了出来,留白出纯粹的大面积色块,由材质的肌理充分演绎。全场景中,不落痕迹的由各种材质交互存在,粉登墨场。
光影投射、风向流动、线条延展,这些无素在空间内穿插布局,呈现了空间包裹、情境阈限。全局之重的视觉落点,是巨大的窗景。与室内不同材质建筑的感受阈限互相回响。同时,室内也对装饰装置,也极尽“祛饰”感,将最大的视觉落点凝力于此。
窗外四季成景,室内生香四季。这是一副永远在变动的艺术画。
在镜头或目视的画面上,呈现的是内外兼容,通达其中的错位与融合。油然生成,远有轮廓,近有丘壑。
至此,全章完成。幕起,幕落,皆是生活;此情,此景,均是设计。设计即是工具,也是命题,更是思想。设计在呈现之后,能否具备完整的呼吸感与生命力,在一开始的思考中,即已被命定。我们鼓励大胆、丰富、且落地的设计能力;我们始终相信艺术之于生活,并不割裂,他们本来就是互通的河流。
{{item.text_orig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