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更多精品,点击
关注
“
世界城市更新
”
2019年,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快发展流通促进商业消费的意见》,其中指出:
推动传统流通企业创新转型升级,鼓励经营困难的传统百货店、大型体育场馆、老旧工业厂区等改造为商业综合体、消费体验中心、健身休闲娱乐中心等多功能、综合性新型消费载体。
其中破败老旧的厂房成就了当下城市更新最重要的一个母题和符号——
城
市废墟的沧桑美感和大时代的集体怀旧狂欢。
示意图
01
城市中老旧厂房的价值何在?
作为城市化的重要推动力,传统工业区无法满足新生产方式的需求,大量工业建筑、工业设施等被废弃,曾经象征着辉煌和财富的“生产资料”变为“历史遗存”,
旧工厂改造已成为当下必然。
上海老码头最初
老码头改造前:上海油脂厂
首先,从
区位角度
而言,城市版图在不断地扩大,那些曾经的旧工厂所占土地现今则是城市中心区域寸土寸金的资源。
其次,从
成本角度
而言,对旧厂房的改造其成本相对低于重新建造的成本投入,如大跨型厂房的改建成本一般会控制在总造价的10-20%。
然后,从
物业角度
而言,旧厂房大空间、高楼层的物业条件,以及大面积多建筑物构成的规模效应,能为项目功能重新定位提供多元组合空间,甚至衍生出全新的产品,以满足个性化的需求,从而进一步挖掘其经济价值。
最后,从
文化角度
而言,老旧厂房作为历史发展的遗存,既是展现中国工业文化的重要窗口,也是延续城市文脉、拓展城市文化发展空间的重要载体。
所以,如果对老旧厂房仅采取粗暴推倒重建的方式,既不符合当下国家对老工业区的更新政策,也会造成大量的浪费与建筑垃圾,同时还割裂了城市的文脉记忆。
上海老码头实景图
©
吴清山
在这样的大背景下,建筑师、设计师积极探索多元的老工业区的更新利用方式,盘活老旧厂房空间资源,减少建设成本,促进地区产业发展与功能提升,推动老旧厂区华丽转型。
02
上海多个旧厂房变身文创园区
全国各地的旧厂区都面临着升级换代的压力,由于一线城市大多已进入存量时代,因此以上海为代表率先拉开了旧厂房改造的序幕。
其中
旧厂房工业空间转型成为
文创园区
已经成为典型的存量资产盘活手段
,很大程度上扭转了城市中心的产业空洞化趋势。
首先,简单看一下文创园区在城市更新中带来的启示:
① 原创是园区的核心竞争力
文化创意园区的运营重点不应仅限于如何引进产业,更应该关注的是
如何激发创意及创新能量
,使文创园区名副其实的成为具有鲜明文化形象、并以此为凝聚力,在引进来的同时更要注重走出去,融入周边商业发展,实现工作、居住、休闲的多功能融合发展园区。
② 文创商业模式的创新
在原创竞争力的打造外更要强调模式创新,着眼
产业、文化、旅游和社区多功能的叠加
,注重对地域文化的挖掘与传承,将文创产业塑造成一个城市的灵魂。创意产品有主题、有品牌,包括设计商品、节庆礼品、观光纪念品等,它们大多立足核心文化资源,寻求多元载体,并延伸出无限生长点。
③ 创意打造产业链条, 创意经营实现效益与艺术共存
文创园区的经营理念不以单纯招商引资为目标,而是
通过搭建创意平台汇聚人流,吸引有效的商家进驻
。创意采取"商家入驻与空间租赁"相结合的方式,在保证固定商家日常经营的同时,以艺术活动有效提升园区空间使用率,增加园区人气活力。
实景图(图一图三均为吴清山摄影)
如果把整座城市比作一个人,那隐藏在城市中的各色文创园区,就是穿戴在身上的一件件首饰,在城市不同的底色之上,闪烁着各自独特的光芒,点缀着城市。
03
工业遗产的重生:“教科书式”文创园区
老厂房的改造绝不是一个简单的翻新过程,改造之后如何从工作方式、休闲方式、社区氛围来影响城市生活,与城市相融相生才是设计核心。
如上海几个成功的老工业遗存改造的案例总结:
1、
百年船厂——1862时尚艺术中心
上海船厂艺术中心的前身可以追溯到1862年,从当初的祥生船厂,到150多年后的1862艺术中心,这里可以说是
中国现代工业文明的发源地之一
,记录了中国造船业的风云历程。
实景图
2000年代开始,船厂一带以艺术、文化与经济为主重新定位,进行开发。
在此时代背景下,
当代建筑大师隈研吾
担当重任,将船厂旧址焕新成一个历史与现代的结合体——船厂1862。
隈研吾曾说:改造可比重建要难的多。
首先,改造需要考虑到建筑原有的结构,老船厂的旧址是个大厂房,是非常巨大的尺度,与通常的建筑尺寸不同,中间没有隔断,空间高敞,拥有船厂独特的质感。
改造前
改造后
改建时特别考虑将老厂房尽可能地保留原样,把这些尺度感保留下来,赋予新的生命力。
实景图
所以通过
加层
让老厂房空间得以有效利用,把岁月赋予工厂的厚重底蕴完美保留,又增添了更多现代的轻快与简洁,古老与年轻相互交错,最终形成一个中型剧场和约1.6万㎡的商场,古朴而有温度。
实景图
充满
工业感的铁质大扶梯
,仿佛一座时光步道,带我们回到那炙烈而纯净的璀璨岁月。
实景图
船厂内部保留了百年前工业建筑独特的质感,风化的历经沧桑的混凝土柱子、
巨大的布满铁锈的蒸汽管道,
扑面而来的浓浓历史感,可以
感受到老建筑原有的规模。
实景图
裸露在外的横梁和立柱、
水泥柱面上的红色编号、
制作成商场指示地图
的废弃钢板
等,
有趣却丝毫没有违和感,散落在各个角落,
都
表现出对船厂、对工业的那个时代的回忆。
实景图
船厂内部还有一些现代元素,如金属吊板、清晰的玻璃、金属灯饰以及各类艺术装置等,
与古建筑材料形成鲜明的对比,
这些元素共同筑造了1862时尚艺术中心独特的建筑风采。
实景图
艺术中心内剧院挑高10米,设伸缩式活动座椅及升降舞台,两个楼层共800个座席,
能满足各种演出和活动需求。
实景图
最后,还有东西两个外立面,用钢丝串起的陶土砖形成砖幕墙。
砖块的色调和纹理都很均质,以水平向渐变的方式随机排布,与原有砖墙相协调。
实景图
并且还留有那个时代船厂的标志性物件——大烟囱,恍惚间似乎还在散发着浓烟。
一切的细节与设计,都让这里覆上了一层凝驻岁月的艺术魅力。
2、废弃油罐——上海油罐艺术中心(全新文化容器)
上海油罐艺术中心的前身是龙华机场,这里曾经是上海军用机场,
改造前这里是
一片荒草丛生的颓废旧址和几个破旧的废弃油罐
,被空置了几十年,
直到被OPEN建筑事务所进行改造。
实景图
©一勺景观摄影
设计师充分利用这些古老的油罐,将它们转变为文化容器,注入艺术气息,通过别致的巧思、匠心的设计将其改造成为艺术中心。
该项目位于上海西岸的核心区域,斜对面是西岸艺术中心,毗邻黄浦江,地理位置优越,它以其开放包容的姿态,塑造充满活力的城市文化景观。
改造完成的艺术中心整个占地面积达60000㎡,其中的五个奶白色油罐以Z型在场地上排列,通过花园小道将其连接起来。
实景图
©
吴清山
五个油罐的地面部分覆土绿化的地方被称为
“超级表面”,
种植着很多的绿色植物,是一个开阔的公共艺术公园,使艺术空间和自然景观相融,还有一个“都市森林”,拥有大片的自然景观。
实景图
©田芳芳
油罐艺术中心全部保留了原有形态,内部空间宽阔,挑高高达15m,1、2、3号油罐比较小,直径为24m;4、5号油罐是大罐,直径为28m。
五个油罐的功能和改造方向各不相同,分别为:
一个表演空间、一个主题餐厅和三个各具特色的展览空间
,设计师在置入丰富功能的同时最大限度保留了油罐的原始美感。
实景图 © 一勺景观摄影
1号油罐入口是一个向外凸出的圆形入口,共有两层高,内部置入鼓型内胆,用于声音艺术、表演艺术,打造成live house,可以举办一些演出。
2号油罐设计成一个餐厅,内部挖空了一个圆形的庭院,屋顶是最大的亮点,可以欣赏到浦江江景风光。
3号罐室内
©
吴清山
3号油罐是唯一保留了油罐原始风格和空间感觉的展馆,因为内部本身就是一个大型的艺术装置,所以内部没有做任何划分,仅仅把穹顶中央设计成一个可开闭的圆形天窗,主要将用于展示大型装置艺术。
穹顶的天窗能将室外的自然引入进来,可以是明媚的阳光,或是偶遇一场风雨。
4号罐入口 ©田方方
4号油罐被规划了三层,也是整个艺术中心中唯一的三层式展示厅。下面两层主要适于展示架上绘画作品及小型装置作品,顶层作为艺术中心的办公及会客使用,还有可观江景和举行中小型活动的的屋顶平台。
中国十几位优秀艺术家的群展《建立中》都在4号罐里展出,包括丁乙、何翔宇、刘小东、曾梵志等。
5号油罐
©吴清山
5号油罐是空间最大的一个罐体,被分成上下两层,每层面积超过600㎡,同时在圆形的油罐中穿插了一个方形的体量,形成两个室外舞台。
阶梯水景 © 一勺景观摄影
这两个室外舞台一个面对艺术中心入口前开阔的广场——“城市广场”,另一个位于油罐背后,面对一片起伏的草坪——“草坪广场”,两个舞台可以用来举办时装周、音乐节及大型展览等各类大型活动或演出。
实景图 ©一勺景观摄影
用了五年时间,这里改变成为一个艺术中心,没有丢掉原本的工业质感,而是把艺术气息融入其中,将工业冷峻和艺术柔化完美结合,实现了一个延绵的公共性城市公园概念,人们可以在艺术和自然之间自由地穿梭。
3、百年棉纺厂——
上海国际时尚中心
上世纪的
上海市杨浦路2866号
是一处充满工业气息的地方。
裕丰纱厂
上棉十七厂
它的原身是1998年的上海第十七棉纺织总厂,其前身为1935年的裕丰纺绩株式会社裕丰纱厂,最早是1921年日商大阪与东洋纺绩株式会社的上海工场。
实景图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这个跨越了近一个世纪,记录了上海纺织乃至中国纺织业的发展和变迁的老厂房面临转型,逐渐退出历史舞台,在09年确立了
上海国际时尚中心
项目,华丽蜕变。
上海国际时尚中心定位为国际时尚业界互动对接的地标性载体和营运承载基地,
具备时尚多功能秀场、接待会所、创意办公、精品仓、餐饮娱乐等多种功能,是上海乃至全国设施完备、配套齐全的专业秀场,也是世界各类品牌发布地的首选之一。
实景图
在尊重原有建筑的空间和环境下,此次改造设计设计师们充分保留了原老厂房大量经典日式纺织厂的建筑特色,让原本老旧的工业厂房焕然一新。
实景图
这些保留下来的
锯齿形厂房
,曾是当年同类厂房中设计最先进、施工最精致的建筑,还是
目前上海市区保留最完整、最具规模的锯齿形厂房建筑群。
外墙为
清水红砖
,即有20世纪20年代老上海工业文明的历史年轮特色,还最大限度地融入了当代时尚文化的核心审美元素。
实景图
在个别空间,采用改造性再利用的措施,做了局部提升与重建,保留了部分属于上世纪的工业元素。
实景图
上海国际时尚中心的
多
功能秀场
还享有
“亚洲第一秀场”
美誉,建筑面积近9400㎡,拥有包括展厅、序厅、主秀场、 后场、报告厅等多个功能区块。
每年都会承办各类国内外文化、时尚活动:上海时装周、大型音乐节、潮流时尚嘉年华、品牌发布会,以及车展、科技论坛等。
实景图
时尚中心内一家大型体验式奥特莱斯折扣店,共三个场馆,涵盖了100多个店铺,200多个品牌;以及
珍得(Zotter)巧克力剧院、
星巴克
等餐饮产业,
这些配套的存在,方便了人们参观后进行休息和需求的满足。
实景图
上海国际时尚中心如今已经逐渐成为人们接触时尚、了解时尚、感受与体验时尚的新天地,也
成为上海文化创意的时尚地标,吸引了无数人的眼光。
结语:
老厂区因承载了一个城市某一个时代的辉煌而充满回忆,
也因城市的进
步而退出历史舞台。
可以看出,如今老厂区的改造已经相对于成熟,不仅仅拘泥于艺术、创意这样的产业,还有很多注入了商业的元素,
购物、餐饮、娱乐等商业相融相生大大丰富了
改造
项目的城市功能,多元化的组合也进一步提升了改造项目在城市中的存在感,推动产业的进一步发展。
散落在上海各区的文化创意产业园区,让
社会老旧资源都在新的社会背景下实现了新的价值
。
本资料声明
1.
本文章部分图片与资料来自
《众多旧厂房,价值何在?
》、
《文创园区在城市更新中的重要作用》
2.本资料为要约邀请,不视为要约,所有政府、政策信息均来源于官方披露信息,具体以实物、政府主管部门批准文件及买卖双方签订的商品房买卖合同约定为准。如有变化恕不另行通知。
3.因编辑需要,文字和图片无必然联系,仅供读者参考;
▼
更多精品·点击关注
—— 作品展示、直播、
访谈、
招聘
——
搜建筑·矩阵平台
合作、宣传、投稿
联系
推荐一个
专业的地产+建筑平台
每天都有新内容
{{item.text_orig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