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成为一个建筑师之前,我首先是一个文人。——王澍
▲ 王澍
王澍,著名建筑学家、建筑设计师,当代新人文建筑的代表性学者,中国新建筑运动中最具国际学术影响的领军人物,东南大学(原南京工学院)建筑系本科、硕士,同济大学建筑学博士。
现为中国美术学院建筑艺术学院院长,二级教授,博士生导师,建筑学学科带头人,浙江省高校中青年学科带头人。
2012 年 2 月 27 日,王澍获得了普利兹克建筑奖,成为第一个获得该奖项的中国人。
个人经历
▲ 宁波美术馆
1988年,王澍从南京工学院(今东南大学)建筑研究所获建筑学硕士学位,硕士毕业后来到浙江美术学院(今中国美术学院)从事旧楼改造工作以及环境与建筑关系的研究。
硕士毕业期间,王澍写了一篇《死屋手记》。这是一篇主要针对西方世界现代主义建筑的、带有后现代色彩的“超前”论文。
《死屋手记》的所指,在1980年代的中国还未真正存在。它所探讨的是建筑在历史文脉和动态现实之间的位置,而王澍今日主张的“批判的地域主义”与之有继承关系。有趣的是,青年王澍在论文中写下这么一句话:“要使建筑创作成为一种对‘现实’文化的批判力量,就必须有建立在理性批判意识上的理论,它必须超前。”
▲《死屋手记》1997 年,王澍与妻子陆文宇一起成立了“业余建筑工作室”。在一篇叫做《业余的建筑》的文章里,王澍阐释“业余”:“强调一种建筑观是业余的,实际上就是在强调自由比准则有更高的价值,并且乐于见到由于对信用扫地的权威的质疑所带来的一点小小的混乱。”业余工作室只有六个人:王澍夫妇和王澍的四个弟子,他们通常要和一些大型设计院合作,来完成全部的施工图设计。行内的规矩是,工作室做好设计方案,设计院配一套施工图,就动土开工了。陆文宇不放心,和设计院达成了“新规矩”:第一遍做好的施工图得拿回工作室补充、完善,再请设计院二次矫正,然后给回工作室最终检查、定案。别人只做一道的工序,“业余工作室”得做四道。
2001 年,中国美术学院院长力排众议,把象山校区的项目交给王澍,并要求造价只有市场价的一半,而且要在三年之内完成。王澍没有拒绝,只说了一句,不要干涉我的设计。王澍坚持一半山水,一半建筑的设计理念,本来是几个方盒子大楼就能解决的问题,他硬是做成了 10 个院落。建筑随着山体,错落有致地立在那。
▲ 中国美术学院象山校区
在获得普利兹克奖之后,王澍把目光投向乡村。他认为中国传统建筑的表达在于乡村而不在城市。不幸的是“中国乡村的文明几乎被抽干了”,“一种文明积累数千年,一旦崩塌,要想成体系地重建,异常困难”。
从 2012 年开始,他和同是建筑师的妻子陆文宇一趟趟地奔向这个名不见经传的小村庄——文村,用灰、黄、白的三色基调,以夯土墙、抹泥墙、杭灰石墙、斩假石的外立面设计,呈现他理想中的美丽宜居乡村。
▲ 文村
设计理念
▲文村
1. 暗示性
王澍认为:作为建筑师应注意克制自身过强的表现欲,要求在建筑哲学领域驱逐僵硬的必然性范畴。他的主张并暗示了在建筑领域中,很大程度上就是要打破设计的固化功能性而更多呈现过程性、事件性和开放性。
▲宁波美术馆
循此思路,王澍设计的宁波美术馆竟有多达五六种不同的进入方式,有的具有仪式性、有的具有日常性,但归根到底仍是追求差异性。王澍把美术馆内部空间形容为“巨大的如植物根茎的迷宫”。他强调,“建筑师只是提供一种暗示着多种可能性的场所,但并未决定它。使用者的使用和阅读将为这座建筑带来的真正震撼的效果。”王澍建筑之道中的暗示性概念包含了可能性与偶然机缘等多重复杂意涵。
▲ 宁波美术馆
2. 复沓性
王澍曾上百次实地观摩苏州园林,发现古人造园是用类似写诗歌的方法。由王澍设计的位于中国美院校内的"水岸山居"建筑空间异常繁复,这个结构复杂的巨大织造物竟能做到一丝不乱,靠的就是充分利用建筑语言化了的韵律、板眼并加以贯穿。用他的话说 “凡是正常楼梯和坡道,不管如何曲折变化,都用一种铁栏;凡是穿山意味的山道,不论高低上下、室内室外、顶上顶下,都用一种钢骨竹栏;凡直接临河,无论任何位置,都用一种混凝土框加大原竹管的做法。”
▲ 中国美术学院象山校区
诗歌中的复沓亦称复唱,以收“寓变化于整一”之效。王澍的复沓性建筑设计则在中国美院象山校园中,自觉地把“山房”“水房”“合院”等建筑主型在与不同的地貌水体植被的唱和中至少重复两次,木、石、竹、瓦等建筑主材做法也至少重复两次。此外,还有平行设计的系列性小建筑、小场所散布穿插于主体建筑之间,从而造就出一种突然出现与曲折反复调和而成的韵律感,呈现出我国江南特有的秀美灵动中又有几分慵懒的诗性气质。
▲中国美术学院象山校区
3. 游戏性
王澍曾在访谈中明确宣称自己不喜欢那种“非常严肃的建筑学”,“说到底做设计的时候我们也可以讨论很多很深刻的东西,但到了做的时候它就是一个玩念、一个顽皮的念头。对于这个设计你觉得好玩吗?有趣吗?”王澍是个不吐不快的性情中人,这里明确为游戏正名,意在追求一种更加自由的设计表达,试图确立一种诗性建筑体式的合法性。
▲ 合院式布局
众所周知,中国的合院式建筑尊卑格局明显,是偏于静态布局安排的。王澍主持设计的象山校园则把“合院”纳入建筑主型而能与古为新,结合小院落的新的组合形态,创造出流畅的波动式屋顶界面,它平缓的斜屋顶甚至具备散步功能。一位西方建筑学者参观后感慨,这些建筑突破了空间组织的等级关系,给人一种亲切、亲近感——如诱使人爬上屋顶。显然,这是王澍建筑之道所追求的包含游戏元素的设计之趣。这种设计之趣在普遍无趣中保持志趣,在抽象概念先行的建造潮流中保守一己之性情。
4. 中国传统审美的表达
“中国的山与建筑的关系,从来不是景观的关系,而是某种共存的关系。”中国美术学院象山校区,一半是建筑一半是景观,三十多座建筑顺着水势面山而建。象山脚下的空地通过中国传统园林建筑中“平地起坡”的方法,随着山和水形成不同的高度,体现了江南丘陵地貌的感觉。校区大多采用合院式布局,意在营造具有传统意蕴的院落。
▲ 中国美术学院象山校区
王澍喜采用传统建筑材料,通过不同的表达方式,使之与现代设计理念融为一体,并符合现代人使用的要求和精神需求。这一特点在改造文村时体现的尤为明显。在文村建筑的改造中,王澍保留了传统处理自然材料的手艺与智慧,用灰、黄、白三色作为基调,以夯土墙、抹泥墙、杭灰石墙、剁斧石用于外立面设计,其中抹泥墙就是利用本村的黄黏土与当地老祖宗的夯土工艺技术建成,使新村的 24 户新农居看起来就像从老村的肌理中自然错落地生长出来一样,达到新村老村有机融合目的。
▲ 改造前后
文村改造时,这位“只是碰巧做了建筑”的文人感受到了传统文化和生活方式的脆弱性。
“现在城市的大拆大建,使得城市里的建筑文化传承几乎没有希望了,仅剩的一点“种子”就在乡村,我希望它还能发芽。”让王澍欣慰的是新村建成后,老村可以继续保留。在王澍看来,未来的乡村,其实是一种“隐形城市化”的状态,有生态的环境,有传统的历史,有现代化的生活。王澍认为环境与建筑的和谐需要民族审美,也需要创新的表达。
结语
▲ 特色走廊
王澍,作为活跃在中国建筑第一线的建筑大师,他的作品总是能够带给世人耳目一新的感觉。他凭着对项目场地的独特见解,对中国传统文化在建筑中的高超表达,以及对不同建筑材料组合的巧妙把握,使得作品有着一种独特的象征性和延续性。
▲文村当年学业有成的他并未急于获取利益,而是在杭州以一种“隐居”的方式生活着。在此期间,他与工匠一同干活上工,以一种最原始也是最朴实的途径,来一步一步走近他理想中的中国建筑艺术。也许正是这六七年时间的反省,使得王澍能够在浮躁的社会和喧嚣的环境中静下心来,细细体验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和魅力,并发掘其与建筑内在的微妙关系。这使得王澍的一些作品中具有和国画中相同的一些性质。
普利兹克奖评委会主席帕伦博勋爵曾经这样评价王澍:“他的作品能够超越争论,并演化成扎根于其历史背景永不过时甚至具世界性的建筑。”参考文献:[1] 知网《普利兹克建筑奖中国第一人——王澍的设计之道》[2] 知网《建筑传统文化的图像学分析_以中国美院象山校区为例》[3] 知网《论在地性建筑与其营造手法,以王澍作品中国美院象山校区为例》[4] 东方早报《“作品超越未来与传统之争”王澍获普利兹克奖》[5] 中国网《王澍:我的房子,我的世界》[6] 为城市而设计《王澍与富阳文村,城市中的乡村还是乡村中的城市》[7] 南方人物周刊《乡村的拯救者——王澍》文案:何洳菲
排版:何洳菲
初审:邓晓岚
终审:贾朝强
“阅读”王澍
{{item.text_orig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