项目地点 | 北京市朝阳区
项目类型
| 医疗建筑
用地面积
| 36006㎡
建筑面积
| 76837㎡
设计时间
| 2020
项目总负责人
| 刘玉龙
项目负责人
| 姚红梅、王彦
建筑设计
| 彭海曦、王宇婧、孙华阳、孙明录、牟袁蕾、池思雨
结构设计
| 任晓勇、李果
给排水设计
| 刘福利、郝金珠
暖通设计
| 韩佳宝
电气设计
| 王磊、韩晓燕
建设单位
| 北京华信医院
01
项目概况
▲项目区位
北京华信医院(清华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是集医疗、教学、科研和预防保健为一体的三级综合医院。北京华信医院现有院区建设用地面积约36006平方米,医院现有建筑约71000m2,开放床位760张,日均门急诊量接近约4000人次。
▲沿北侧城市道路透视图
▲西南方向透视图
项目设计范围包括现有院区的规划布局优化调整,新建门诊综合楼项目,以及对原门诊楼功能改造方案设计、对现状病房楼(外科病房楼和内科病房楼)的功能调整建议及设计、院区内管线整体规划及改造设计。
02
设计理念
一 优化整合、 智慧平台
北京华信医院院区内门急诊楼、医技楼、住院楼、外科楼等设施是随着医院事业的发展,在数十年内逐步发展起来的,本次规划将通过整合的策略,梳理空间结构、重组交通流线、调整与新建功能设施、提升景观系统,整体统筹优化院区空间风貌品质,塑造良好的城市沿街界面,展现医院新形象。同时,通过全新的流程再造、数字平台建设,打造“精综合、强专科”、医教研一体的综合性医院和智慧型健康医疗设施 。
▲现状建筑
▲分期建设与方案生成
作为既有院区的改造,必须考虑到新建建筑与现有功能置换的先后顺序,不影响医院的正常运行是本项目实现的前提条件,因此新建门诊综合楼的建筑体量生成,将受到很大的局限,包括现有医技楼、CT楼、设备楼、科教楼等,均需待其功能迁入新建项目后方可拆除。
本项目主体部分位于院区西侧,并需要暂时保留现有医技楼、CT楼;新建项目部分功能尚需待功能置换后,布置在现有外科病房楼与在建内科病房楼,以及院区东南部分。同时,医院位于坝河滨水空间重要节点,新建门诊综合楼与在建内科病房楼将进行立面整体设计,因此新建门诊综合楼的1-2层的北侧体量进行了架空处理,一方面解决了医院入口空间的交通、人流集散问题;同时,上部体量与在建内科病房楼平齐,从而对城市形成同一界面,展示医院新形象。
▲一期总平面图
▲二期总平面图
二 流程创新、人文关怀
从组织支持、照护过程、情绪和行为环境、临床护理与研究的伦理、物质空间环境规划等各个层面,全面贯彻人文友好关怀策略。规划尊重医患人员行为、心理、身体机能特点,营造人性化的诊疗康复和工作生活空间。空间处理突出温暖、紧凑、开放、灵活的特点,也要进一步强化对病人、医护、家属等所有使用人群的关怀 。
▲交通组织
▲功能整合
三 清华风骨、时代精神
作为清华大学附属医院,院区建筑与环境体现清华校园空间与风貌要素,以尺度宜人的院落,学院派的红砖,连续的拱廊,现代性的透明,在延续清华文化传统的同时,体现融汇、开放、人文的新时代精神。
▲医院西入口透视图
▲从东侧庭院看新建门诊综合楼
▲从下沉庭院看新建门诊综合楼
03
结语
▲西南鸟瞰图
规划设计通过对既有院区的改造,遵循织补与更新的策略,梳理现有资源,整合新设医疗模块与现有设施,精心设置中心疗愈花园,创造友好支持、关怀医护、以患者为中心的环境,营造集成高效、疏密有致、开放绿色、充满人文关怀的医疗设施与健康之园,建设一所开放共享、功能集成、资源聚合、系统生态的智慧型医院!
{{item.text_orig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