卫宏涛
英国HATCH 联合创始人
英国伦敦大学建筑学硕士
英国皇家注册建筑师
曾任职于英国Foster + Partners
并担任GreenbergFarrow前大中国区首席代表的职务
上海徐汇区的黄金地段——东湖路只有五百米长,高大的法国梧桐几乎要将它完全遮挡住,这里排布着旧上海大亨杜月笙的公馆、杜美大戏院、比利时领事馆……无数社会名流政要曾汇聚于此。如今,十里洋场的绝代风华黯淡了,只有它们还静静地矗立在那,铭刻时代的烙印,叙说过去的故事。
HATCH建筑事务所也在这条路上。我们见到卫宏涛时,这位带有精英气质的建筑师正站在开敞的落地窗前,戴一副黑框眼镜,一身得体的蓝色职业装,看上海这个国际化都市日常的喧嚣与繁忙在眼前上演。
工作中的卫宏涛
像其他追求生活品质的人一样,在忙碌的工作之余,卫宏涛有各种丰富的爱好。有时他会背上行囊去探寻大自然的神奇与奥秘,有时也会安静地坐在家中,摇晃红酒杯安享一刻静谧的时光;他还享受在机舱里和蓝天搏击的每个瞬间,但在脱下飞行服后,他又会与同事们一起畅聊世界杯和苹果公司的商业模式。
卫宏涛众多爱好之一——开飞机广泛的爱好带给了他广阔的视野,而这些生活体味与人生历练也是他设计的灵感来源。他常说:“做设计,其实就是设计人们在空间中度过时间的方式。让蓝图变为现实,让众生在自己设计的空间里自由快乐地工作和生活,这就是一个设计师的终极使命。”颠覆——全新视角看设计“他其实是对我进行了一种‘颠覆式’的创新教育,解开了那些曾束缚我思想的东西。”卫宏涛出生于黄河岸边一座比较闭塞、却具有浓郁文化传统的小县城,从小“想出去看一看”的愿望特别强烈。拳击手安藤忠雄靠自学成为世界著名建筑大师的传奇故事,一直鼓舞着年少的卫宏涛,追随大师的脚步、在设计领域里有所成就也因此成为了他最初的人生梦想。高中时他就坚定了要出国接受世界上最先进设计理念的想法,“有些人愿意出去,有些人不愿意,我就属于那种敢于吃螃蟹的人。”卫宏涛略带自豪地说。
设计作品:玉龙飞鹰国际马场及低空观光机场
2003年卫宏涛刚到英国,巨大的环境变化和学习理念的差异让他无所适从。在伦敦大学巴特莱特建筑学院
(UCL,Bartlett school of architecture)
在第一堂课上,导师只简单介绍了一下上半年需要完成的课题:建筑表皮和灰空间,就让学生们开始做设计。他问其他同学:“老师还没说要做什么、怎么做,你们都着什么急呀?”同学们却像看外星人一样看着他,同时迅速准备开始构思。
卫宏涛手绘设计图
在国内习惯于等老师布置任务、完成固定命题的卫宏涛这时一头雾水,最终还是导师马库斯给了他解答:“主题已经给你们了,究竟要做什么,得你们自己挑选想要设计的场景、空间和地点,由你们自己去想像发挥。”旧有的观念和方式在这里受到了挑战,那一刻,卫宏涛才意识到,自己在国内所养成的习惯与国际先进的教学方式、设计理念是如此的不接轨。他也曾在入学之初将国内的设计作品拿给导师看,导师看完只对他说了一句:
Let’s forget everything you have learned before(忘了从前所学吧)。
设计作品:保利阳宗海国际康养度假区宝格丽酒店
经过导师的指点,卫宏涛决意先抛掉在国内所学的一切,用实践去摸索设计的真谛。他曾爬到黄山上,设计了一座与山体和绿色融为一体、环保前卫的地球科学博物馆;也来到古巴首都哈瓦那,从中国烤鸭的抽象形态中汲取灵感,完成了一个由潮汐发电、屋顶可以开合的豪华游轮码头。
设计作品:黄山地球科学实验室
设计作品:古巴哈瓦那邮政码头
经过一路追寻与思考,直到毕业两年后他才真正琢磨透导师曾对他说的那句话,“他(导师)其实是对我进行了一种‘颠覆式’的创新教育,解开了那些曾束缚我思想的东西。他希望我能丢弃过往,从一个全新的视角去看待设计。”UCL的求学经历彻底打开了卫宏涛的设计视野,他把用设计创造价值、满足人的需求、提升生活品质做为最大追求,并从自然界的具象中进行艺术抽象,捕捉灵感,赋予建筑灵魂。
转机——苦巧克力吃出了甜滋味
“如果追求稳定安逸的生活,国外很适合。可是我喜欢有激情、有创造力的生活。”“生活就像一盒巧克力,你永远不会知道下一块是什么味道。”在电影《阿甘正传》的开头,阿甘坐在公园的长椅上说下那段令人难忘的台词。而2008年的金融危机对于卫宏涛来说,就像是一块略带苦味的黑巧克力。
卫宏涛在工厂监督材料质量
从英国伦敦大学UCL研究生毕业之后,卫宏涛对自己的职业生涯进行了细致规划。正如他常说的一句话:“不是所有的工作都适合你,关键是你需要什么。不仅今天要想着明天的事,也要想想五年后自己要干什么。”为此,他推掉了许多大公司的offer,选择了位于伦敦的一家只有二十几人的小公司David Morley Architects,因为他清楚自己知道要什么。“我当时要考英国皇家注册建筑师,需要有机会能从头到尾跟完一个项目,而这样的机会只有小公司才有。”机遇往往都会垂青有准备的人。很幸运,卫宏涛一进这家公司就获得了机会。他跟着项目负责人在伦敦国王十字火车站完成了一个5000平米的学校项目。从最初的概念到后期的现场整个流程跟完,得到了全方位的锻炼。这些经验最终帮助他考到了在英国通过率极低的皇家注册建筑师,“我有很多英国本地的同学都没有通过这个考试。”卫宏涛笑着说。
但2008年金融危机的爆发打破了这一切。
卫宏涛与潘石屹
整个建筑设计行业面对突如其来的危机,业务锐减、前景惨淡。许多小公司不得不选择裁员来继续生存下去,卫宏涛所在的公司也不例外。回忆起那段经历,卫宏涛至今难忘,他曾亲眼目睹同事的房子直接被银行收走,也看到身边的同事一个接一个被喊到办公室谈话,“每隔几天就会发现少了几个人,就好像在纳粹的集中营里一样。”很快,被叫去谈话的人变成了卫宏涛,但他并没有气馁,反而认为这是一个契机,应该去国际知名的大公司历练一下了。
卫宏涛参加活动
卫宏涛加入了著名的诺曼·福斯特建筑师事务所
(Foster and Partners)
,负责上海苏河湾项目的设计和联络工作。虽然说见到过福斯特本人也参与了美国硅谷苹果总部的设计项目,但当最初的新鲜感渐渐退去,日复一日的重复劳动让他仿佛看见了自己四五十岁的工作状态,他决心要改变这种状态。
设计作品:南京汤山非物质文化遗产体验酒店
如果追求稳定安逸的生活,国外很适合。可是我喜欢有激情、有创造力的生活。
而中国正处于城市化的高速进程中,拥有巨大的市场需求和发展前景,还是回到中国更好一些。”彼时他也已经和几个朋友在伦敦共同创立了HATCH,只是尚未投入精力,回国创业的想法却自此在心中扎下根来。
卫宏涛在生活中也热爱打高尔夫
回国之后,卫宏涛一直在寻求对客户管理、后期现场服务项目管理等方面短板的突破,他曾受邀担任一家美国知名设计公司中国区的首席代表,完全从零开始组建公司,“垃圾桶是自己买的,电脑也是自己在网上买回来组装的。”卫宏涛回忆道。
两年奋斗,他将开业时只有自己一个员工的公司,发展成了十几人的规模,成为这家外资企业在大中华区的一个重要支撑。但卫宏涛没有满足已经取得的成功,而是将目光投向了更远的地方,所经历的艰辛也都变成了为新发展而奠定的坚实基础:“这两年对我来说是一个创业的铺垫或预演,基本上能吃的苦我都吃了,能学的东西我也都学到了。”创新——为人们设计更好的生活“设计不光是设计空间,更是在设计自由的生活。”卫宏涛说,之所以自己出来创业,是因为“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好的设计正逐渐成为一种刚性需求,不再是一件可有可无的事”。在国内工作的几年里,他逐渐摸到了市场的脉搏,明显感到国内设计市场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令人欣喜的是,这一切都源于客户群体的发展与迭代:年轻一代的管理者更懂得设计的重要,也更认可设计的价值。
设计作品:陈经纬高级中学
位于杭州市的育海外国语学校是卫宏涛最近完成的一个项目,年轻的企业家对原本呆板的设计不满意,经过多方考察之后力邀卫宏涛进行设计改造。
与客户谈论方案
因为临近开学,时间很紧张,可供利用的工期非常短,但卫宏涛和他的团队毅然决定接受挑战。
“我是个逆商比较高的人,越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务,我会完成的越好。”他说道。
设计作品:杭州育海外国语学校
与时间赛跑,经过紧张的研讨、设计、施工,如期改造完成的学校颜值和体验都有了极大的提升。
别具一格的国学堂糅合了东方元素和现代风格。
卫宏涛围绕“国学”主题,在装饰上加入了大体量的“斗拱”元素,配以简约风的中式长条桌,中国面貌和现代风格相融合,成为校园中的一大亮点。
国学堂
学校宿舍
在图书馆的设计上,他针对中小学生的特点和需求,抛弃传统模式,以“知识森林”为主题,大胆创新:在整体的平面布局上,创造出不同尺度的教学区、休息区和阅览区域,使空间更为灵活,交流性也更强。
空间颜色则采用了更符合这个年龄段孩子喜爱的色彩,用跳跃的绿色穿插木色,并量身定制书架、座椅,使学生们仿佛置身于知识的森林里和家的氛围中,成为师生们最喜欢光顾的一个场所。
图书馆
做设计多年以来,卫宏涛一直坚信内容、体验才是一个设计的核心竞争力。
也正是在他的匠心营造下,杭州育海外国语学校改造产生了很大的反响,创造了很好的效益。根据图书管理员反馈,学生们在新图书馆中平均每天停留时间增加了十五分钟。这也达到了卫宏涛想利用空间激发孩子们学习兴趣的目的,“我们做设计不光是做一个空间,更是在设计一种生活方式。如何让人在空间里的体验更舒服更自由,就是我们设计师的使命。”
设计作品:中科健康创新产业园
广东佛山的中科健康创新生物产业园项目,是他在产业园中为科学家设计美好生活的新尝试。“在设计一个新的项目时,我首先会去挖掘企业本身的独特基因。当我了解到中科健康涉及的分子生物科技领域时,就产生了将‘绿色、健康’这样的特质反映在它的空间和建筑品质上的想法。”设计前的深度调研和敏锐眼光让卫宏涛往往能量身定制,捕捉到属于每个作品的基因。
结合岭南的地域文化特色,卫宏涛在设计中引入了“生态绿谷”的概念,并由层层退台将地面上的绿化延伸至空中,使每一个办公区域都拥有了一个可以在工作之余亲近自然、休闲放松的场所。“这样的设计能够为在那里工作的人们带来舒适的体验,工作不仅是工作和交流,也要跟快乐和幸福的生活结合起来。”
将地面绿化延伸至空中的退台设计
为了给客户提供全产业链服务,卫宏涛试着从项目后期运营的角度来思考设计,在内部空间的规划和构造上他倾注了许多心血。
他把自己在英国做产业园的思考和经验运用到这个项目中,形成了对未来中国产业园建设的新思考、新观念。他说:“我对中国科创产业园的未来充满了希望。”
产业园鸟瞰图
经过近十年的发展和探索,现在的卫宏涛和HATCH公司在商业、教育、科创、文旅四个发展方向上均有新的思考和建树,更多具有创新性的项目正在酝酿设计和破土动工。
此刻的他又不自觉地将目光投向了窗外车水马龙的都市,亦或者是更加美好的未来。
- END -
文字版权归阿客工坊所有
图片由卫宏涛提供
编辑整理:rayuela、Snowball
{{item.text_orig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