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关注
“
搜建筑
”
老年社区:综合体的再生
本文以筑弧设计师在北美圣何塞市的设计实践为契机,结合中国目前普遍存在的商业综合体被闲置或废弃的问题,提出一种新型竖向复合养老社区类型的设想。希望能为中国的养老建筑的规划设计和发展带来启发,同时也为闲置或废弃的商业综合体的再利用提供了一种新的可能性。
由圣克拉克发展管理局组织,筑弧参与设计了科特纳车站老年社区综合体项目。该项目是一次新的尝试,设计将社区养老、医疗办公、商业和公共交通系统整合在了一起。
▲一座集养老、托幼、医疗办公、商业和公交系统为一体的复合社区
位于美国加州圣何塞市的科特纳车站老年社区,是一座新型竖向复合养老社区。
项目包括120套老年住宅、65套经济适用房,24,000平米的医疗空间、800平米的零售商业和1,000平米的社区托儿所。综合社区紧邻科特纳轻轨站和公交站,基地被城市道路Mill Pond Dr和内部道路分为三块,其中西侧是地面商业的公共交通转换停车楼和出租的医疗办公楼,中间部分是养老社区住宅和退休经济适用房,东侧则是社区托儿所。
▲科特纳车站老年社区项目区位图
▲科特纳车站老年社区项目各层功能布局
基地原先是科特纳轻轨站的换乘停车场,所以新设计仍然需要满足这部分的功能需求。所以在临近轻轨站的西北角设置的是一幢七层高的停车楼,地面层部分设有小型的零售商店。
基地的西南角是一幢六层高的商业办公空间,一层是满足社区和周边地区的大型商业空间,二层以上则是主要为医疗类的办公空间,可以出租成为为老年社区服务的诸如牙科诊所,社区医院,专科医疗等医疗空间。
建筑在一层屋顶设有空中庭院,方便老年居住者亲近自然和社交活动,同时建筑整体采用自然质感的环保材料,使社区氛围更接近于自然。在基地的最东边,由于基地狭窄并相对独立,根据当地的建筑法规等的规定,其被设置为社区托儿所。
▲科特纳车站老年社区效果图
▲科特纳车站老年社区效果图
▲科特纳车站老年社区效果图
科特纳车站老年社区综合体实际上是TOD项目,只是这一次将老年社区与公共交通、商业和办公混合在了一起,这是一种随着老龄化社会在全球进一步加剧的情况下所产生出来的新尝试。
以筑弧设计师在圣何塞的设计为原型,将老年社区和综合体两大元素相结合,将会是一个很有意思,也很具有实际操作性的设想。
无独有偶,这种新的类型也已出现在亚洲一些城市化程度高,用地紧张和人口稠密的地区,比如新加坡!
下面引入两个新加坡最近几年的实例来印证筑弧在这方面的设想:
案例一:海军部村庄-WOHA (居家养老+社区养老+医疗中心+公共社区中心+商业+公共交通)
海军部村庄综合楼是由政府投资的一站式组屋项目,占地9000平米,毗邻海军部地铁站,共11层高。
▲海军部村庄综合体
▲海军部村庄综合体
▲海军部村庄综合体项目区位图
设计采用“三明治”的方式:分为裙房、中间开放空间层和上部塔楼层。
▲海军部村庄综合体项目剖面图
裙房首层为商店和购物广场,完全是开放的公共空间。
▲裙房首层的商店和购物广场
▲裙房首层的商店和购物广场
裙房中间层为医疗中心、诊疗所,由亚历山大保健集团管理,提供门诊治疗、日间手术、复健、眼科、骨外科、泌尿科等医疗服务。这些是专科医疗中心,接受由家庭医生或综合诊疗所的转诊病人。
▲裙房中间层的专科医疗中心
▲裙房中间层的专科医疗中心
▲裙房中间层的糖尿病中心
裙房顶层为老年护理中心,能为100名年长者提供物理治疗,日间护理等服务,乐龄活动中心鼓励年长者走出家门参加社交活动。在老年康养设施旁设有托儿所,提供200个名额,年长者和托儿所的孩童将共享社区花园空间。
▲裙房顶层为老年护理中心
▲老人和孩童共享社区花园空间
▲老人和孩童共享社区花园空间
裙房之上是两栋塔楼,能提供104间老年人专用的住宅单元,房型面积为38-60平米。
▲裙房之上是老年住宅单元
▲老年住宅单元内部
▲老年住宅单元房型
海军部村庄是一次创新性的设计,其中融合了很多设计概念。
“城中村”
的概念
:城市综合体的设计使得居民在家门口就能享受丰富便利的设施,从而形成积极互动、充满活力的邻里关系;
“三代居”概念
:该设计加入了“三合一家庭中心”,将托老所和托儿所有机地结合在了一起,既照顾了学龄前儿童、小学生又兼顾到乐龄人士。年轻的夫妇可以每天早上将老人和幼儿一起送到这里然后乘坐MRT地铁去上班,下班回到家后可以将老人和幼儿集中接回家中。
老少的集中管理,既顺应了社会的发展需要,解决了年轻人的后顾之忧,又满足了人们的精神需求,增进了人际交往与沟通,防止“代沟”的出现;
“就近医疗”概念
:把医疗保健服务搬到家门口, 为新加坡原地养老提供理想条件,提供全面的服务。在群房里医疗中心,为社区居民提供两类服务:独立自主的居民可到医疗中心接受诊疗护理服务;对于行动不便的住户,医疗中心的医护人员会经过预约上门服务;
“宜居绿色场所”概念
:通过垂直绿化的设计,将绿色空间穿插在综合体中,以减少都市热岛效应,增加生物多样性,提供视觉观赏,改善局部微环境。
案例二:黄庭芳综合医疗社区-deciBel (Architecture) (医疗中心+社区养老+周边商业+公共交通)
黄庭芳综合医疗社区坐落在新加坡西部裕廊东地铁站旁,是一家拥有700个床位的综合医院以及400个床位的社区医院共同组成的医疗综合组团。这个组团里包含了医疗、辅助养老、介护养老、科研、教育、购物和休闲各种功能。
▲黄庭芳综合医疗社区包含医疗、辅助养老、科研、教育、购物等功能
▲黄庭芳综合医疗社区坐落在地铁和公交转换站旁
黄庭芳综合医疗社区临近裕廊东地铁站与公交转换站,被商业、住宅、办公建筑所环绕。建筑组团的西部塔楼综合体为医疗护理病房,东部塔楼为养老社区建筑。利用步行人口密集的优势,二层被设计为公共平台,把交通枢纽、商业和医院公共商业区无缝结合为一个轻松的公共环境,为行动不便的老年人和病人提供从同层地体站通往医疗社区的公共区域和药房的安全捷径。
▲黄庭芳综合医疗社区各层功能布局
建筑设计具有新加坡城市的特色,并提出“一床一窗”的概念,为静养不避闹市的好设计,综合体位于高密度的城市环境,四周被城市道路所围绕,地面绿化并不是很合适的方案。
▲黄庭芳综合医疗社区的“一床一窗” 策略
▲设计把绿化配备给每一位患者,为他们创造一个宜人环境
▲黄庭芳综合医院平面布局
设计把绿化配备给每一位老年患者,这对需要长时间康复的年长病人尤其重要。在医院各处的屋顶花园空间也可以为老年病人减轻来自道路和周边购物环境的噪声,使空间更人性化,照顾了病人和医疗人员的感受,创造了一个为老年病患快速康复和居住在此的年老人的愉悦环境。
▲黄庭芳综合医疗社区外景
▲黄庭芳综合医疗社区别致的竖向花园设计
黄庭芳医院体现了将医疗融入养老社区的概念,医院把连续护理里的专科门诊、急症医院和社区医院三大医疗模块一体化。
▲黄庭芳综合医疗社区模型
这个多元化、一站式服务更适合包括年长者在内的大众居民。为了推广居家养老、原地养老,医院也会定期派出健康检查车到周边社区,由专业医生和护士为周边行动不便和低收入居民义务进行身体检查。
竖向复合养老社区的特点
从新加坡的案例分析中我们可以总结出一些新出现的特点:这些设计都将老年社区与其它类型的功能进行结合,并形成新型的复合养老社区:
1. 与商业结合:
养老社区不再是单一的老年养老和住宿的地方,而是加入商业空间,一方面商业的盈利可以反哺社区,另一方面各种商业活动也给社区带来活力,消除了一种死气沉沉的养老住宅的刻板印象;
2. 与公共交通结合:
养老社区结合地铁、轻轨、公交等公共交通系统,一来方便子女来老年社区探望父母及长辈,同时也为每日接送老年人和儿童到托老所和托儿所的上班族提供了交通上的便利,二来密集的人流也为综合社区里的商业带来商机。
3. 与绿色庭院、公园、农场等结合:
养老社区重视庭院,屋顶等各种绿化空间,有的甚至加入农场等概念。尤其在用地紧张人口密度极大的亚洲城市,这种创新性的绿色空间概念的加入,使社区成为一个在闹市中的自然岛,使老年人能随时随地的接触自然,亲近自然,并在自然中安度晚年的场所。
通过以上3个近年来的案例,筑弧总结出一些社会现状和老年社区未来发展的方向。
中国的老龄化进程正在快递地发展。当前60岁及以上人口达2.64亿,占总人口的18.7%。而在2.64亿老年人中,有将近40%过着子女不在身边的”独居生活“,未来这个数字还会不断攀升。
中国中东部有大量城市化程度高,用地紧张和人口稠密的地区存在。可以预见,在不久的将来,中国会在一些核心城市中形成养老产业集聚区。
未来复合式的老年社区可能会更加普遍。筑弧由此进一步思考到目前中国城市中大量闲置或废弃的商业综合体再利用的前景。随着中国城市化进程的快速推进,在有的城市会出现与产能过剩类似的情况,大量的商业综合体、商住楼、带裙房的酒店式公寓等闲置或废弃。
能否以圣何塞的设计为原型,将老年社区和TOD、商业综合体相结合,使这些闲置的商业用地再现活力。这是一个很具有实际意义的设想。
点击关注·专业平台
本资料声明:
1.本文为建筑设计技术分析,仅供欣赏学习。
2.本资料为要约邀请,不视为要约,所有政府、政策信息均来源于官方披露信息,具体以实物、政府主管部门批准文件及买卖双方签订的商品房买卖合同约定为准。如有变化恕不另行通知。
3.因编辑需要,文字和图片无必然联系,仅供读者参考;
—— 作品展示、
访谈、
招聘
——
搜建筑·矩阵平台
合作、宣传、投稿
请加
推荐一个
专业的地产+建筑平台
每天都有新内容
{{item.text_orig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