项目地址:南京汤山
项目性质:民宿
设计面积:建筑300平米,庭院350平米
竣工时间:2017年10月
建筑设计:孟繁峰
景观设计:孟繁峰
室内设计:孟繁峰
深化设计:席冬
园林深化:杨永晴
元素分解:吴世昌
文字编辑:孟繁峰
摄 影:Ingallery 孟繁峰
【概念】子曰的命名更多的是对自己未来十年的一次发声。
我用第一个十年在青藏高原上完成了性情的塑造,率真,自由且大胆!第二个十年我一直跟文学文字纠缠不清,养成了文人的一些臭毛病,清高,有诗有远方。第三个十年是我生命线中最紧凑的十年,空间变奏填满了这十个春秋冬夏,疲累,痛并快乐着。未来的十年便是我居住理想的实现过程。子曰就是这一梦想的第一个石阶。
子曰: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
作为社交恐惧症的我来说,我很惧怕友人的来访,我不知道该如何去应对,所以过去的十年来,我极少有礼仪上与非礼仪上的聚会,更很少有人造访寒舍。而子曰的建成,在某种程度上改善了我的这种状态,我能发自真心的向朋友们发出邀请,沏一壶清茶,聊一些过往,品一杯红酒,倾满腹愁怨。这也是对我社交恐惧症的一次宣战。
子曰也是我们的经营态度和价值寄托,我们希望能唤起人们对纸质图书的阅读兴趣,我们面临着纷繁的资讯,毫无甄别的接纳,垃圾桶式的填塞,飞快的节奏让我们蜻蜓点水,一知半解。我们来不及思考没有时间分辨,时代造就了一群群行动派,务实派,没有思想缺少自我,不能专注不愿等待,无暇回首,遗失梦想。
我们希望这里给忙碌的自己一个温暖的提示,慢一些,想一想,精一点,钻一钻。同时提示自己多些思考,放缓人生。人生旅途,再美的风景无心留意也是一片苍茫。一生忙碌,再多的劳作过手无心也是一场徒劳。
——子欲居九夷。或曰:“陋,如之何?”子曰:“君子居之,何陋之有?”子曰更多的是设计师在建筑内外的设计中内心的独白。
【建筑之外】建筑的改造就是给项目脱胎换骨的过程,通过种种方式,建筑已逐渐摆脱了村姑的模样,已然出落的亭亭玉立,宛若水中央。接下来的工作是对建筑本体内外的处理。(1F原始平面)
有关“内”:每个独立空间内部的逻辑关系,空间与空间之间的逻辑关系是我们必须遵循的原则,开放的和隐私的以及主人的活动区域的开放与相对独立是区域划分的关键。
(1F改造后平面)
主体建筑成为客区,这样便于管理,易于改造。重要的莫过于改变每个空间的进入关系和提升泡浴的再造后的条件。尽可能地创造客房的温馨氛围和更多的情趣空间。
下房部分成为公共活动,基础配套和主人活动的区域,我们不希望以降低主人的生活空间和品质来满足经营的需求,这是一个以主人为核心的空间,我们不投客之所好,处处皆为主人的需要,处处也是客人的需求,客人的需求因主人的需求而存在,这是一个呼天下同好之人共鸣的场所,也是一处分享共有价值观的空间,这种关系的设定在一定程度上已经对客源进行了筛选。
(2F原始平面)
视线的遮蔽和开放在设计中是同等的重要。先说一说视线的遮蔽,这里最大的资源莫过于天然温泉的存在,至于所在的村庄没有任何过人之处,在江南水乡来说甚至有些粗鄙,因此适当的遮蔽让视线停留在美的事物上就显得那么紧要。
(2F改造后平面)
我们用干竹,绿植,景观小品对客人的视线的停留做了严谨的分析和景观遮蔽的设置。建筑与建筑外最大化的减少了视线交流,客房与客房避免了行为和视线的交叉,客房与公共活动区域减少了直接的对话,这些处理使得客房具备度假酒店的最核心的特质。
再谈一谈视线的开放,我们对建筑改造的理念始终秉承着“建筑与自然的逻辑对话,建筑与人的空间交流,人与人的情感传达”因此我们释放了更多的封闭空间,期望人居空间和自然的亲密接触,这种表达让空间在视线中得以延伸,将人们对于“盒子”内的关注转移到对自然的关注。
清晨霜露还未退却,透过落地窗我们可以看到满树的无花果,自由游弋的小鱼,枝头翻飞的云雀,百无聊赖的爱犬……
日上三竿,温暖的阳光透过竹林肆无忌惮地倾洒了满地满床,光影斑驳,池水氤氲,持一卷,听一曲,品一杯,懒一回……
你可以在黄昏时分,蓄一池汤,看日薄西山,夕阳余晖染透池水,随袅袅水汽幻化成一道彩虹……
你可以半启百叶,看竹影摇曳,烛火跳动丝丝清香滑过鼻翼,泻入池水……
建筑的开放,让人和自然发生了一次心灵的碰撞,创造出一次不同以往的居住体验。
室内的表达在这里很重要的一点还是自然性的释放。子曰定位为度假性居住空间,因此只有面对自然内心与身体的放松才会是最赤裸坦诚的。
子曰在材质的选择上基本尊重了自然本色的表达,没有油漆,木蜡油涂面,没有精致的涂层,大地本色的灰泥温暖的包裹了室内,自然哑光面的石材环绕在洗浴空间,亲近且不粗糙!
没有装饰,视线内都是自然的创造。
我们主张给客人最舒适的居住体验,主张自然性却不是自然的野蛮生长,而是精致准确而又得体地生长。
舒适度必将联系到冷暖风的设计。南京是一个冬冷炎夏的城市,于是恒温系统的采用让居住者的体验瞬间暖到脚底,心底……
随心所欲的灯光控制,满足居者的对明暗的更苛刻的需求,随身而动的音乐进一步调节了居住体验的感受。
我们推出的产品希望像一个朋友所说,推荐自己喜爱的享受的受益的产品给身边的人,于是我们在客房产品使用上全线超过国际五星度假酒店。主人希望给居住者更好的生活体验。
子曰试图传达主人对生活环保的生活态度,这里几乎没有一次性消费的产品,所以即便选择消耗品方面都采用高品质用品,哪怕仅是一次,我们建议客人将使用了一次的产品带回家中继续使用。这里没有包装过度,最大化的降低了产品之外的浪费。
一次完美的体验不仅是身体的愉悦,我们努力让客人在视,听,嗅,触,味以及情的体验上都能达到一个高品质的享受,每个房间不同的香氛全部来自大自然的馈赠,即便室外也弥漫着主人精挑细选的气味,管家专业精美的中西料理打开你挑剔的味蕾,更让你开启美好的一天。最重要的便是主人对生活的态度以及在建筑改造中一切想法,这些可能就是子曰想要说的。
有关“外”,子曰的内外并没有割裂得那么开,内外相辅相成,唇齿相依。所有的外都是为内而设,所有的内都是因为外的设定而更美好。外依旧遵从了遮蔽围景,层次分明,释放自然,开放留人,简单质朴的原则。
整个庭院将所有与美好无关的部分用翠竹遮掩起来,自成一个环境体系。身居其中无视四周外景。
庭院借助日式庭院的方式洗石子洒地,观景节点设置分解景观。
原生三十年的柿子树,满枝累累果实,愈秋愈妖娆,跃出墙外而喜不自胜。
年过半百的无花果树,虬枝婆娑,倒影池中,绿影红鱼随风摇曳。
朴树破天而出,扶摇直上,将一二层融在一起,你我他尽在同一池蓝天下,尔知吾所在,予悉汝所思。
朴树破天而出,扶摇直上,将一二层融在一起,你我他尽在同一池蓝天下,尔知吾所在,予悉汝所思。
看山不是山的栅栏将主人动线与客人相分离,呈现出一派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的景致,虽为人工,不扭捏,不造作!天成所在,仰面视游鱼自在,天地通透。
改造后下房的顶全部为重竹铺就,亲近自然,木质凉亭是把酒言欢,品茗交心最佳位置。大风起兮,帐随之飘逸,我心自岿然不动。
露台一隅,置一坐具,安静自在,独得天地一方。持卷在手,任它墙外喧嚣骚动,吾心缓缓,看云卷云舒,阅书中百年。
心境高远者,栖东平台,坐观黛山翠园,聆市井听闲语,所谓大隐隐于市,心怀山河江海,身居街市里弄。
绵延白墙数十米,绿枝散落墙面,蔓缠叶错,阳光戏竹叶于老墙,影
影绰绰。粉墙黛瓦,青石金砖,翠竹玄石,原木绿苔,质素朴兮,色纯真。忽有刘禹锡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之感!
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斯年已逝,且入不惑,倾一腔热情于山野,斯是陋室,唯余愿之所始,子曰乃涅槃之声耳!
{{item.text_orig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