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Iwan Baan
这是有史以来首个由谷歌专门建造的总部建筑,一切源于对一个问题的思考:如何使办公场所更加人性化?
© Iwan Baan
由BIG、
赫斯维克工作室(
Heatherw
ic
k
)
共同打造的
谷歌新园区近期
在硅谷正式投入使用。
项目
横跨加州山景城的两个地块:
湾景城和东查尔斯顿。
湾景城是整个谷歌园区项目的第一期,拥有三座世界上最具能源持续性的办公建筑,以及一个17.3英亩的公园和湿地保护区。
© Iwan Baan
该园区的使命是打造一个以人为中心的未来谷歌新办公空间设计,同时也将为现今全球的建设及办公空间设定全新的可持续设计标准。这一项目预计在 2030 年前达到场地无碳运营,为此,园区的设计中使用了目前北美范围最广的地热桩系统,并达到了零水损耗及水资源正效益。此外,这一全新的园区还包含了约 68796 平方米的高价值自然区,其中涵盖了潮湿草坪、林地及沼泽的多样生态环境。
谷歌
湾景园区
占地42英亩,毗邻美国宇航局位于硅谷的艾姆斯研究中心(NASA Ames Research Center),总面积110万平方英尺,包含20英亩的开放空间,两栋办公楼,一栋可容纳1000人的活动中心,以及240个短期员工住宿单元。
© BIG
© Iwan Baan
虽然园区由三栋单体建筑组成,但是其上都覆有轻质雨棚架构,由此让园区有着连贯、统一的形象。
此外,每栋建筑的几何形体也让各个空间可以有着充足的自然漫射光线和丰富的外部景观。
© Iwan Baan
© Iwan Baan
©
Heatherwick Studio
设计特色包括:
园区采用了亲自然设计原则,包括绿化、自然光和每个工位的室外景观,改善建筑内人员的健康和福祉。采光窗户通过自动遮阳调节直射到办公桌上的光线,可在一天中自由闭合。
通风系统使用100%户外空气,使得空气单向流动,避免使用循环空气,为建筑使用者提供更健康的环境。
为了清除有害物质,创造最健康的环境,项目团队审视了数以千计的建筑产品和材料——从地毯砖、涂料、管道、到胶合板和家具等,全部以活建筑挑战 (Living Building Challenge, LBC) 红色清单为框架进行评估。
在九部大型双层电梯和周边区域,展示着九件来自湾区当地艺术家的艺术作品,不仅描绘着湾区的生态景象,同时有助于在建筑中增强方向感。
©
Heatherwick Studio
© Iwan Baan
一系列室内庭院穿插于宽敞的开放空间之中,将两层楼联系在一起,由此构筑了区域化、可识别的休憩聚集之地,并让员工可以轻松地进入咖啡馆、小厨房或会议室。此外,建筑通过定义每一层空间的特性,在员工本身的物理活动与不同工作模式间的心理转变切换之间建立了联系。
© Iwan Baan
© Iwan Baan
大跨度的檐篷则采用了“龙鳞”太阳能板覆层屋顶,并配备了共 50000 块太阳能电池板,由此可产生近 7 兆瓦的能量。不透明的屋顶架构也提供了声学控制,其上的开口则为内部工作空间提供了足量的日光,同时也避免产生过多的眩光干扰。此外,太阳能板屋顶的设备设计也最大限度地减少了建筑的热增益。
© BIG
© Iwan Baan
©
Heatherwick Studio
“我们对新谷歌湾景园区的设计是令人难以置信的协作设计的结果。谷歌这个以数据驱动的公司,其中每一个决策都由硬信息和经验分析提供支持,体现在建筑设计上的结果是在这个园区内,引人注目的龙鳞太阳能檐篷收集射到建筑物上的每一个光子;能量堆储存和提取地面的冷热能,即使是自然美丽的植物群实际上也为过滤和清洁建筑物中的水做出贡献。总而言之,这个园区的正面和背面、技术和建筑、形式和功能都已经融合成一个新的、引人注目的混合体,”BIG 创始人兼创意总监 Bjarke Ingels 说。
© BIG
© Iwan Baan
谷歌湾景园区将完全依靠电能运行,并拥有一个范围极广的地热桩系统。据估计,该项目将减少近 50%的碳排放,以及 90%的冷却用水使用。此外,建筑还配有现场雨水及污水的收集、处理和再利用系统,并将恢复场地上的生物栖息地,继而为防止海平面上升做出贡献。谷歌湾景园区预计取得 LEED 第四版新建物与新增大范围建案的白金认证,并成为获得国际生活未来研究所(ILFI)生活建筑挑战(LBC)水花瓣认证的最大设施。
{{item.text_orig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