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年之际以此为记。
福往者福来。
我相信爱出者爱返,
深爱十年
周 静
我们驱车走在去往宁蒗彝族自治区(俗称小凉山)最贫困的西布河乡的路上,一路的山花烂漫繁华似锦,山路不只十八弯,有春日的微风阵阵带着点高原的寒意,一路的金沙蓝绿江水蜿蜒而过,如果你以为的浪漫和文艺是来自于大自然的馈赠,你有没有想过当那山路如同回形针般蜿蜒还带着坡度、尘土、也许左手边是陡直的峭壁、而且石质松软随时可能会有滑坡现象,你的右手边就是悬崖,可以看到纵深五六十米的沟壑,你有没有还觉得这就是浪漫,要的就是这样心跳的体验?
这就是当地最真实的现状:山高路窄蜿蜒逶迤,当然大自然的颜值确实担当得起;可是你有没有想过现实是这山沟沟的大人小孩很少有车,村寨都是临山的山坡或山谷而建,村与村之间只有山路可走,去最近的镇子可能都要翻山越岭步行至少2小时,看起来自己的家和学校的距离在地图上直线距离也许只有一二十公里,可是就连开车都需要花上一到二、三个小时,刚才所述的所有文艺浪漫的感觉当变成日复一日年复一年的如上所述的现实时,也许你就不会再有如此的心情和感觉了。也许会焦躁于这山路十八弯带来的不方便和各种理想和现实的差距。
老杨同志终于在现实面前也怂了一把,连续两天胃内翻江倒海,连续两天早午晚、早午晚地不吃不喝;万幸只有上吐没有下泻,另一方面我看着他有条不紊地组织协调丽江市对口扶贫助教单位的主要领导们、当地村委、学校负责人、学生们在一起串起了捐助图书和图书室,说实话我的内心是有震撼的:一个人做一件事做一次也许是心血来潮,但是坚持做了十年,那就绝对不是偶发事件,是一个人在品行上的部分写照,我说部分是因为我们人生来有七情六欲和各自的长短板、优缺点,所以话不能讲得太满,就是觉得交了这样一个朋友是我的福气和运气。
十年前老杨做这个的时候也许很多人是旁观者,我很庆幸参与了其中,看到了老杨同志一点一滴地做到后面有越来越多的支助参与者,也看到了老杨每一次传递过来的孩子们的纯真无邪的笑脸和对书籍对知识的渴求的图片,尤其是这一次的亲身参与体会到过程中的不易,成行之前对学校的考察和确定、和当地政府、学校的沟通连接、成行后的车马难行、气候的变化、身体的不适......说实话这次我的主动要求出行感觉就是给老杨同志带了个拖油瓶,好在我是个乖宝宝,没有晕车,没有上吐下泻,还经受住了温差的考验,还能够和当地人一样就着一口大锅大口吃肉,这所有的背后多亏了老杨同志的铺垫,才让我处之泰然。
我们捐献的第一所小学叫碧源完小,完小的意思是从学前班或者一年级到五年级的配套,所有的六年级只有在西布河乡的中心完小才有,更多的村子的小学都是类似碧源完小的状况,我跟随的小学最多人数的就是中心完小,有600多人,最少的小学是大屋基完小,只有56名学生,还是从一年级到五年级;其他的几间小学大都在110-150人左右,大约有一半的孩子因为山路弯弯上下学不方便,都是周一到周五吃住在学校,我看了下宿舍,是大通铺,一间宿舍大约住了至少二十个孩子(我没数,但是一眼望去全是上下铺,非常密集),没有独立卫生间,没有独立的写字台,厕所是在另外独立的空间,也许在山地的低洼处有排泄物储存点,但我觉得应该没有化粪池等辅助空间和处理设备;因为厕所确实飘荡着气味,幸亏当地属于低纬高原季风区,山风阵阵吹散了不少。
学校本身的建设老实说不是大家想像的那样很差,实际上在最近几年国家的扶贫支教的政策下,山区里的学校都有专门对口的市级单位按照要求来扶贫和建设配备。硬件条件虽然不及大城市,但是基本也已经电子化。
但是当我走在校园里,经过一路的颠簸来到这里,什么网络化、电子化、虽然概念、设备都有但是因为条件的限制依然使用上只算偶尔;基于地理条件和经济条件的问题,很多人很难走出大山一趟,周遭的环境很难出现突然地翻天覆地的变化和冲击,一成不变的就是日出而作日落而息天生天养的模式;视野、思维如何可以和城市的孩子一样并驾齐驱?
看到的这些学校的老师基本是一人身兼多种教职,老师每天的工作强度相信也应该很大。但是我所见到的都是可敬的老师们,他们的眼神和动作里传递出来的是对孩子们的关爱,我也相信大部分老师就是这样的,当地学校的图书都不算多,有的话我看了一下很多不符合这个年龄层次的孩子的阅读范畴,所以当打开书的那一刻,我听到有些老师很开心地说这些图书是符合目前的孩子的年龄段的,这里我再一次地表达一下对老杨同志心细如发的赞叹。
几所小学里我都遇到了自愿来支教的年轻人,印象最深的是第一间学校碧源小学的卢老师,来自四川省,北京装甲学院本科毕业,当问到他为什么那么好的大学毕业不去成都、重庆这样的城市去发展,他腼腆地笑了:“我还年轻,我觉得我总归是要做自己觉得有意义的事情”。那一刻,那朴实的话语里扑面而来的真诚感轰然一下撞击到我的心灵和脑海,喉咙里有种酸涩,我知道自己被打动了。我感受到了来自灵魂的洗涤,那一刻我觉得我前后安排各种工作单独留出这几天的时间是无比的正确,虽然不知道自己会遭遇到什么,可是那一刻就猛然让我觉得这短暂的休止符让我远离自己的工作生活,得到的是心灵和灵魂上的安抚。让我看到当我们身处这快节奏的城市生活里,也许各种工作的、生活的、朋友间的、莫名其妙的、陌生或不陌生的错综复杂的关系处理中,也许我们经常会觉得身不由己,也许会随波逐流、也许会意志消沉、也许会消极对抗,我们常常会忘记自己最初的动力和目标,忘了我们最需要做的就是“尽人事知天命”,尽自己的能力去做、去快乐地生活,如果还有余光余热,可以去为这个世界做点小小的贡献,就像那个圆圆脸可敬的老师说的“人总要做点有意义的事”。
在此我也对这次捐书行的当地市交通局王主任,张站长,乡委员,村委,各学校负责人,图书司机表示感谢,没有他们的热忱无私帮助,我们也不会有这么顺利的对接。
原谅我的啰嗦,这次小凉山之行当然感受不只于此。老杨邀请我做个十年的完结语,算是给了我一份作业。深爱十年不是结束,就像一个牙牙学语的孩子由爬到刚刚学会走,还要更多地去探索世界、成人;也许还有未来的三年、五年、十年、二十年、继续深深爱.........
周静写于二零一九年四月十一日
另附深爱十年缘起
:
周静写于出差途中 2019.3.26
派尚爱心行动第九站 | 四川省犍为县小学图书室落成
派尚微杂志 | 公司快讯 ▶派尚爱心图书室在秦岭乡中心小学落成
派尚微杂志 | 公司快讯 ▶「高原暖冬」 派尚捐赠爱心小学图书室在藏区落成
派尚微杂志 issue 239
点击
“阅读原文”
{{item.text_orig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