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7月23日,中国国家版本馆一总三分四个馆同步举行落成典礼。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中宣部部长黄坤明在北京总馆现场出席并讲话。黄坤明指出,建设国家版本馆,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批准实施的重大文化工程,充分体现了我们党传承发展中华文化的高度自觉、汲取历史智慧更好走向未来的历史主动。
中国国家版本馆是国家版本资源总库和中华文化种子基因库,由中央总馆文瀚阁、西安分馆文济阁、杭州分馆文润阁、广州分馆文沁阁组成,历时三年建设目前均已竣工,开馆后将全面履行国家版本资源保藏传承职责。
典礼以视频连线方式举行,主会场设在北京中央总馆,西安、杭州、广州三地分馆设分会场。浙江省领导袁家军、王浩、刘捷、陈奕君、王纲,杭州市领导刘忻在杭州分馆现场出席典礼。
©浙江发布
浙江发布,赞423
杭州国家版本馆选址良渚,由中国首个普利兹克建筑奖获得者、中国美术学院教授王澍团队担纲方案主创设计。以现代宋韵为建筑风格,总建筑面积10.31万平方米,其核心功能为保藏、展示、研究和交流,是集图书馆、博物馆、美术馆、档案馆、展览馆等多种场馆功能于一体的综合性场馆,同时也是中央总馆异地灾备库、江南特色版本库,及华东地区版本资源集聚中心,对于提升我省公共文化服务水平、更好弘扬浙江传统文化、推进文化浙江建设等方面都具有重大战略意义。
我院作为本项目工程总承包(EPC)设计单位,高度重视,精心组织,承担了全部专业的施工图设计和建设全过程的技术服务。2020年7月10日工程总承包(EPC)中标当天,就组建了项目设计管理组,院党委书记、院长张金星亲自挂帅任组长,全面负责各项工作;省工程勘察设计大师、副院长许世文担任副组长,全面负责设计工作;省工程勘察设计大师、副院长杨学林担任副组长,全面负责技术把控;副院长高嵩担任副组长,负责协调设计工作。同时组建了涵盖建筑、结构、给排水、电气、暖通、室内装饰、幕墙、景观、智能化、光环境、基坑围护、市政、海绵城市、绿建、BIM等15大专业百余人的设计团队。2022年7月23日,党委书记、院长张金星,省工程勘察设计大师、副院长许世文,第一建筑设计院总建筑师朱周胤受邀出席了杭州国家版本馆落成典礼。
我院以大院担当承起杭州国家版本馆的设计任务,用至真至深的家国情怀和匠心精神,以“设计+管理”百余人团队的倾力驻场,700多个日夜的平凡坚守,铸就了国之大者的文明赓续。
现场实景 ©杭州国家版本馆
面对杭州国家版本馆这个传世之作,每一个参建的ZIADer,都倾力奉献、施展才华、实现抱负。在两年时间紧张建设过程中,我院设计团队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始终以高度的政治责任感,以主动的工作态度和过硬的技术能力,将方案创意转化为技术蓝图,保证了项目建设各节点的顺利完成。
现场实景 ©杭州国家版本馆
只争朝夕
杭州国家版本馆的建设工期仅两年,这对于一座10万平方米规模的国家级公共文化建筑来说是非常紧张的,可以说时间因素决定了本项目的建设难度。在此基础上,留给设计的时间更是紧之又紧,如何在周期如此之短的前提下开展设计工作,我院团队确定的策略是:抓住主线、确保节点、逐层解决。抓住主线是指为现场施工提供图纸保障,尽早拿到图审版蓝图;确保节点是保障主要出图节点以及现场施工的主要节点;逐层解决是因为本项目无法等到所有修改都完成才提图审,只能先解决行或不行的问题,通过了图审再来修改优化图纸。
勇于挑战
无可借鉴的经验——方案设计中采用的现浇艺术肌理清水混凝土、预制艺术肌理清水混凝土挂板、夯土墙、青瓷屏扇、钢木构、双曲金属屋面、青石花格砌等七大新工艺新材料新技术,均为项目首创。要把这些变成蓝图进行施工,需要充分调动各种技术力量,以集体智慧进行技术攻关,把整个项目作为创新实践的行动空间,最后得到了完美的呈现。
规范标准的空白——版本馆属于新的建筑类型,没有对应的设计规范和标准,只能综合考虑《博物馆建筑设计规范》《图书馆建筑设计规范》《档案馆建筑设计规范》等类似建筑的规范和标准,在实际设计过程中采用就高不就低的原则来执行,以更严格的标准来控制项目质量。甚至还为青瓷屏扇专门编写了验收导则,填补了多项空白。
场地资料的缺失——场地原为一处矿坑,多年来山体松动导致场地边界一直处于变动过程中,原地形图与实际场地差异较大。在没有最新地形图的情况下,施工图设计阶段采用了边实测边修改的方式进行,也为项目设计和建设推进增加了难度。
一次成型的挑战——本项目结构面即完成面的特点,给设计带来了极大的挑战。尤其是清水混凝土,设计中对于木纹、竹纹的不同肌理,和涉及到的构造措施和预留预埋点位必须准确到位,一旦浇筑了便不能再进行修改。为了达到万无一失,设计团队绘制清水混凝土肌理图,并对预留预埋点位先进行综合汇总,各专业检查无误后交给施工单位进行模板图制作,而后设计团队再一次对模板图进行肌理和点位的复核,全部确认无误后才能进行浇筑。
攻坚克难
错综复杂的关系——项目建设就如同一列高速前进的列车,任何计划外的情况都可能影响它的运行。实际的设计建造过程中,不可避免地会遇到各种意外的情况。例如在设计过程中,15个专业之间难免出现协同问题;在与主创团队的沟通中,也会出现某些具体问题的疏漏;在建造过程中,现场出现的技术问题有很大一部分是超出设计预期的,需要合理高效地解决;另外建设后期,随着功能需求的越来越明确,对原设计功能的调整也慢慢增多。对于这些问题,我院设计团队确定了建筑专业负责制,就是在各专业分工明确的基础上,再加一道保险。具体是建筑师除了本专业工作以外,还负责总控各专业间的协同,跟踪各专业的问题落实情况,与施工单位作技术对接,与业主方作功能需求的对接,做到可管可控,确保项目的整体推进。
事无巨细的工作——从2020年7月10日开始设计,到2022年7月23日建筑落成,我院设计团队的高强度工作贯穿了全程。前半程是施工图设计,15个专业总计出具了施工蓝图3600余张,这与同类型同规模的建筑相比,是非常大的数字,体现的是设计工作的深度和广度。后半程是伴随着施工的优化和调整,在这个过程中,仅仅与主创设计团队的技术确认文件就达到了2255份,内容覆盖了一个建设项目所能遇到的几乎所有情况。
人人奋战的决心——为了更好地服务于项目施工,设计团队从2020年11月23日开始派驻首批设计人员在项目现场驻场,及时将设计信息传达给施工团队,并及时将现场施工反馈的技术问题进行分析解决。截止2022年7月23日,15个专业累计驻场达到4653人次,可以说,驻场设计极大地提高了工作效率,为设计任务的完成提供了保障。
平凡铸就伟大,英雄来自幕后。每一份伟大的成就,无不立足于平凡的岗位和工作;每一个不凡的项目,无不依托于平凡的日积月累。我院设计团队秉承至真至深的家国情怀,用设计回应时代,以经典筑就历史。
现场实景 ©杭州国家版本馆
现场实景 ©杭州国家版本馆
杭州国家版本馆又名“文润阁”,围绕“宋代园林神韵的当代藏书建筑”展开,在一座原本废弃的矿坑中,经过巧妙处理,采石所余的山体与楼阁互为掩映,营造出曲径通幽的景象,呈现出宋代绘画中的“掩映之美”。
“南园北馆、馆园一体”,是杭州馆区别于其他馆的特色。整体建筑包括主书房、南书房、文润阁、山体库房、附属用房等共计13个单体,各单体建筑之间通过具备展览功能的宽大展廊相连接,构成互通便利的建筑群体,引自良渚港的流水,在其间或停蓄成池,或清流激湍。
现场实景 ©杭州国家版本馆
现场实景 ©杭州国家版本馆
文润阁的设计,如何点题表现“润”,是一个重要问题。承担点题任务、也是整个设计真正的突破点,是青瓷屏扇。在文润阁南北两侧,可以看到一扇扇高十余米的青瓷屏扇,由专门研发的机械控制每扇门的开关。每一扇屏扇门可以呈现不同的角度,整体既可以排成一面平铺的屏风,又可以呈现为折扇式屏风。一扇扇青瓷屏扇,梅子青的淡淡青绿色,纤秀、温润,颜色在晴天在雨天,都美不胜收,为整个“文润阁”的“润”字做了完美注释。
现场实景 ©杭州国家版本馆
创新与传统齐飞,文化共时代一色。杭州国家版本馆用251樘青瓷屏扇,辉映着历史长河熠熠生辉,远观青绿,近观温润,不只是见证中华文明的传承,更是滋养历史文脉的“甘泉”。
实践与考验并行,砥砺携激情奋进。浙江省院在这场“国考”中,只问使命、无问东西,不求近功、不安小就。咬定目标、脚踏实地,埋头苦干、久久为功,用智慧和心血筑就了“浙江设计”的传世之作。
{{item.text_origin}}